[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数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1779.0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5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政和;吉管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泰集群(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黄玉霞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存储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介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数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待存储数据;将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至多个存储服务器,以存储到第一层数据存储目录中,所述第一层数据存储目录由多个固态硬盘并行组成;确定存储到所述第一层数据存储目录中的待存储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待存储数据发送至所述多个存储服务器,以存储到第二层数据存储目录中,所述第二层数据存储目录由多个串口硬盘并行组成。利用该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大容量的存储需求,而且还可以提高存储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数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采用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的存储环境来说,存储容量增长从几百TB甚至数千TB的情况并不少见。目前并行文件系统大多采用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或者串口硬盘(Serial ATA,SATA)对数据进行存储。
传统的并行文件系统采用SSD或SATA对数据进行存储,对于大容来存储的人工智能计算而言,由于SSD的存储容量有限,因此采用SSD进行存储无法满足存储需求;对于高速处理的人工智能计算而言,由于SATA的存储速度不足,因此采用SATA进行存储无法满足设计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数据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大容量的存储需求,而且还可以提高存储速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包括:
接收待存储数据;
将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至多个存储服务器,以存储到第一层数据存储目录中,所述第一层数据存储目录由多组固态硬盘并行组成;
确定存储到所述第一层数据存储目录中的待存储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待存储数据发送至所述多个存储服务器,以存储到第二层数据存储目录中,所述第二层数据存储目录由多组串口硬盘并行组成。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存储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至多个存储服务器,以存储到第一层数据存储目录中,所述第一层数据存储目录由多组固态硬盘并行组成;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存储到所述第一层数据存储目录中的待存储数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将满足预设条件的待存储数据发送至所述多个存储服务器,以存储到第二层数据存储目录中,所述第二层数据存储目录由多组串口硬盘并行组成。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用于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存储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包括:
数据服务器、交换机以及多个存储服务器,所述交换机分别与所述数据服务器以及所述多个存储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数据服务器,用于确定待存储数据的存储目录,所述存储目录为第一层数据存储目录或第二层数据存储目录,所述第一层数据存储目录由多组固态硬盘并行组成,所述第二层数据存储目录由多组串口硬盘并行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泰集群(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联泰集群(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1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错位后轮罩结构及车身与车辆
- 下一篇:一种循环洗脱方式提纯油酸甲酯的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