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一次性多用套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1985.1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7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田大鹏;王权;王昱棠;杨栋;王中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12;A61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曹卫良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一次性 多用 套管 | ||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一次性多用套管,所述内窥镜一次性多用套管包括适于套装在内窥镜上的一次性套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一次性套管的软管、连接于所述软管、吸引器和清洗液体容器的三通阀,所述一次性套管用于对所述内窥镜的镜头进行冲洗或吸取体内液体,所述软管用于向所述一次性套管注入清洗液体,或者将所述一次性套管吸取的液体排出,所述三通阀用于切换所述软管与所述清洗液体容器或吸引器之间的连通状态,从而切换所述内窥镜一次性多用套管的冲洗模式和吸引模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方便、一次性使用、无交叉感染、便于消毒的且兼顾冲吸功能的内窥镜一次性多用套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窥镜一次性多用套管。
背景技术
内窥镜技术是微创外科技术的前提,其不仅广泛应用于阑尾炎、腹股沟疝等常规手术,在大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的反复验证其安全性后,目前也已广泛运用于结直肠癌、胃癌的手术治疗中,成为胃肠外科医生不可或缺的工作平台,也是衡量一家医疗单位普外科水平的核心标准之一。
在实际手术操作中,内窥镜的镜头作为手术组全体成员的视野引导,保证其清晰稳定直接关系到手术安全及进展顺利与否。但在操作中难免因为体内的内外温差、血渍脂滴喷溅而污染镜头,需要立即中断手术进行清洁,目前多采用将内窥镜镜头退出患者体内并在患者体外进行清洗擦拭的方案。然而,临时中断手术会延长手术时间,同时医生无法及时对患者体内状态进行观察,更无法进行止血等关键操作,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部分扶镜手采用组织擦拭法,即利用患者腔内大网膜、脏器表面擦拭镜头。该方法不能保证清洁质量,同时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针对内窥镜的镜头的清洗问题,目前也有一些专利提出了相应的清洗装置,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497916A,公开日为2019年3月22日的专利申请涉及了一种腔镜镜头的冲洗干燥装置,可以直接在体腔内实现镜头的冲洗,但该装置设计对现有涉及对现有标准腔镜的改造,改造幅度较大,而且不能通用,适用范围较小。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578999A,公开日为2012年7月18日的专利申请涉及了一种腹腔镜镜头冲洗干燥装置,通过设计套管,并在套管壁上设置冲洗管的通孔实现对腔镜镜头的冲洗,但这个方案套管设计过于复杂,套管加工复杂成本较高、消毒困难,并且由于患者腔内存在一定的压力,采用常规医用注水球囊很难将相同水压的水注入患者腔内,腔镜清洗效果有限。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107587U,公开日为2016年3月30日,公开了一种带有一次性保护套的内窥镜,通过在内窥镜外侧设有一次性保护套避免交叉干扰,通过在一次性保护套前段设有隔热透明罩为内窥镜提供操作视野,通过一次性冲水管实现对镜头的冲洗。但这种方案设计的隔热透明罩过于简单,反而会给原有内窥镜镜头带来成像像差,影响成像质量,进而影响手术效果,而且该带有一次性保护套的内窥镜没有公开一次性冲水管的具体冲水方式,不能完全保证冲水效果。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462044U,公开日为2018年6月8日的专利涉及了一种腔镜镜头的冲洗拭镜装置,该腔镜镜头的冲洗拭镜装置包括冲洗系统和擦镜系统,该冲洗系统结构复杂性,而且冲洗效果不佳,同时该擦拭装置采用了吸水棉、弹性擦镜条等部件,容易向腔内引入异物。
总的来讲,目前的内窥镜清洗装置均具有单一的冲洗功能,而且结构复杂、冲洗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内窥镜手术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方便、一次性使用、无交叉感染、便于消毒的且兼顾冲吸功能的内窥镜一次性多用套管,解决现有的内窥镜清洗装置存在的仅具有单一冲洗功能、结构复杂、冲洗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一种内窥镜一次性多用套管,包括:
一次性套管,所述一次性套管适于套设在内窥镜上,用于对所述内窥镜的镜头进行冲洗或吸取体内液体;
软管,所述软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一次性套管,用于向所述一次性套管注入清洗液体,或者将所述一次性套管吸取的液体排出;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1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