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罐式高效微纳米气泡增氧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2385.7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6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冰钦;凌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智水纳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纳米 气泡 增氧机 | ||
本发明属于水中增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罐式高效微纳米气泡增氧机;包括罐体,罐体内部设有气液混合装置,罐体外部低侧设有释放装置,罐体外部上侧设有浮体;一方面气液混合装置使气体和液体充分混合,再通过释放装置使混合液气泡更为均匀,气泡可达到微纳米级别,另一方面通过将气液混合装置设置在罐体内部,大大减小了增氧机的整体体积,而相对容积变大,结构紧促,节约成本,有利于工业生产,本增氧机使用多功能化,高效率化,灵活度高,使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中增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罐式高效微纳米气泡增氧机。
背景技术
水中增氧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到各个领域,改善水质生态环境,促进微生物繁殖,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改善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实现水质清洁。传统增氧技术存在着明显不足,而为了提高气液混合效率, 传统增氧装置体积大,功率大,耗能高,气泡大,溶氧效率依然很低,气泡释放不稳定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罐式高效微纳米气泡增氧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传统增氧技术存在着明显不足,其体积大,功率大,耗能高,气泡大,溶氧效率依然很低,气泡释放不稳定等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罐式高效微纳米气泡增氧机,包括罐体,罐体内部设有气液混合装置,罐体外部低侧设有释放装置,罐体外部上侧设有浮体。
气液混合装置使气体和液体充分搅拌混合,溶气罐使气体与液体充分均匀溶合,再通过释放装置使混合液气泡更为均匀,气泡可达到微纳米,通过将气液混合装置设置在罐体内部,大大减小了增氧机的体积,而相对容积变大,结构紧促,节约成本,有利于工业生产,本增氧机使用多功能化,高效率化,灵活度高,使用范围广。
优选地,气液混合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上侧设有潜水电机,潜水电机输出轴连接多级叶轮,外壳上部设有混合液出口,外壳底部设有通口。
多级叶轮的设置使气液混合更为均匀,外壳底部的通口作为气体和液体的入口,通过多级叶轮将气液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混合液从混合液出口排出,直接进入罐体内,之后通过释放装置再次将气泡微细化和均匀化,提高水处理溶氧的整体效率。
优选地,罐体内部还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外壳上部连接。
支撑板的设置用于固定气液混合装置,使气液混合装置稳定牢固。
优选地,罐体外部低侧均匀设置多个释放装置,释放装置包括释放壳,释放壳一端为混合液入口,另一端为混合液出口,释放装置内部设有多级减压板,减压板垂直水流方向排列,靠近混合液入口一侧为一级减压板,其次为二级减压板、三级减压板、N级减压板,依次排列;
减压板分别设有释放孔,一级减压板至N级减压板,其释放孔的释放量依次增加。
减压板随着级数增加其释放孔的释放量逐级增加,各级减压板之间根据水流量和压力的配比关系,计算过流面积,来设置相互间的间距和释放量,减压板形状与壳体截面形状对应,其之间为固定连接,本释放装置结构简单,易加工,逐级通过释放孔释放,增加水气混合液的气泡微细度,具有一定的容积,溶氧效率高,进而提高水处理的整体效率;本释放装置可在水下使用,也可在岸上使用,使用灵活度高,使用范围广。
优选地,二级减压板及以上分别设有振颤缝,二级减压板至N级减压板N,振颤缝数量依次增加或阶梯增加,减压板为钢板,一级减压板至N级减压板N其厚度逐级减小或阶梯减小。
振颤缝通过水流冲击使钢板与水体之间发生共振颤动的效果,使气泡更为均匀,高级减压板越薄,产生共振效果越明显,振颤缝越多,使微气泡更加细微和均匀。
优选地,一级减压板的释放孔为星形孔,二级减压板为十字形分流槽。
一级减压板所承受的压力最大,钢板的厚度最厚,其星形孔和十字形孔也可使微气泡更加细微和均匀。
优选地,壳体为空心球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智水纳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智水纳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2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