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智能管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2612.6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6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连峰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G07C9/10;G07C9/37;G07C9/38;G08B5/36;G08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智能 管理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智能管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柱、道闸、车辆检测器和信号接收器,支柱的内部设置有空槽,空槽的内部的上侧和下侧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链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空槽的左端设置有滑槽,固定板的左端与滑槽滑动配合,空槽的顶端的左侧嵌入安装有电动缸,电动缸的伸缩杆的底端与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位于下侧的第一转轴的后端延伸至支柱的后侧,道闸的前端的左侧与位于下侧的第一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其便于对人员和车辆进行管理,能够防止外来人员进行工地的内部,提高了其管理的全面性,提高了其使用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智能管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日渐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同时随着而来的就是对这些建筑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和措施。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201820006609.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管理装置,包括道闸、车辆检测器、建筑管理器本体和信号接收器,其在使用时,可以智能管理车辆,使得建筑工地更加安全。其他现有专利技术中的CN212966226U以及CN112070939A涉及一种小区车牌识别道匝机一体机,其具有立柱以及位于立柱一侧的横杆和竖杆组成的矩形框护栏以及摄像头识别装置,利用矩形框护栏的升降实现车辆的进出管理,但是由于图像识别速度快于匝机的机械传颂升降动作,因此该种类型的匝机存在连续车辆进出时,容易发生对后方车辆的误伤,例如后方车辆紧随前车进入时被落下的围栏砸伤。此外该种矩形框的围栏在升起到最大高度后会占据相当一部分空间,使得匝机通道不得不增加宽度,才能够保证车辆安全通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中仍存在以下缺陷:其不便于对人员进行管理,非工作人员尤其小孩容易从道闸的下方穿过进入工地的内部,容易发生盗窃事件,同时对进入的外来人员容易造成安全隐患,降低了其管理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对人员和车辆进行管理,能够防止外来人员进行工地的内部,提高了其管理的全面性,提高了其使用的实用性的建筑智能管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智能管理装置,包括支柱、道闸、车辆检测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支柱的内部设置有空槽,空槽的内部的上侧和下侧均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链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空槽的左端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板的左端与滑槽滑动配合,空槽的顶端的左侧嵌入安装有电动缸,电动缸的伸缩杆的底端与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位于下侧的第一转轴的后端延伸至支柱的后侧,所述道闸的前端的左侧与位于下侧的第一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柱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道闸的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方槽,第一方槽的内部的前侧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前端延伸至道闸的前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一方槽的内部后侧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道闸的后端设置有贯穿至道闸下方的缺槽,缺槽的内部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第三转轴的左端延伸至第一方槽的内部且与第二锥形齿轮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端通过挠性中间连接件连接有挡板,其中该挡板在连接板的底端仅能够在连接板与外来车辆方向之间的区域上下转动,所述挡板的前端和后端均粘贴有反光条,挡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块,多个支块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连峰,未经王连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2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