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多元复合基体系的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84218.6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4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白永平;曹柏青;安英斌;王建伟;李少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麟海(海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40/02;C04B2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多元 复合 基体 混凝土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采用多元复合基体系的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每立方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的原料:玄武岩粉85~98 kg、玄武岩鳞片68~74 kg、玄武岩纤维织物64~70 kg、枯枝粉50~60kg、云母粉65~70 kg、碳酸钙90~105 kg、硅藻土46~58 kg、水泥460 kg、水195 kg、硅灰85kg、粉煤灰95 kg、砂1160 kg和减水剂58 kg;
所述玄武岩粉粒径为5~8 μm;所述玄武岩鳞片的厚度为1~4 μm,尺寸为0.1~0.5 mm;所述玄武岩纤维织物的规格为5~8 mm × 5~8 mm,层数为2~4层;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
所述玄武岩纤维织物为聚酰亚胺接枝玄武岩纤维织物,所述聚酰亚胺接枝玄武岩纤维织物为由按质量比1:2~3,在玄武岩纤维织物中加入由摩尔比为1:0.8:0.6的聚酰胺酸、乙酸酐和甲基吡咯烷酮混合而成的混合液中,在氮气中180~200 ℃反应3~5 h,取出玄武岩纤维织物,采用60~80 ℃水洗涤20~30 min,于50~60 ℃烘干至水分含量小于8 %而得;
所述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方法:
步骤S1:将玄武岩鳞片、云母粉和碳酸钙混合,加入配方水总重量的20~25 %的水,搅拌10~15 min,加入玄武岩粉、枯枝粉和硅藻土,搅拌10~15 min,超声处理,得分散液;
步骤S2:将分散液进行球磨处理后,升温至90~100 ℃,升温过程中以600~800 r/min速率持续搅拌,升温结束后,停止搅拌,保持90~100 ℃使分散液的水分含量降至20~30 %,加入水泥、硅灰、粉煤灰和砂,搅拌40~50 min,加入玄武岩纤维织物、剩余的水和减水剂,继续搅拌40~50 min,得混凝土预备料;
步骤S3:将混凝土预备料注入模具中,1400~1500 r/min离心20~30 min,脱模,采用蒸汽养护,得混凝土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采用多元复合基体系的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每立方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的原料:玄武岩粉92 kg、玄武岩鳞片70 kg、玄武岩纤维织物68 kg、枯枝粉55 kg、云母粉65 kg、碳酸钙98 kg、硅藻土52 kg、水泥460 kg、水195 kg、硅灰85 kg、粉煤灰95 kg、砂1160 kg和减水剂58 kg;
所述玄武岩粉粒径为7 μm;所述玄武岩鳞片的厚度为2 μm,尺寸为0.35 mm;所述玄武岩纤维织物的规格为6 mm × 6 mm,层数为3层;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减水率大于25 %。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采用多元复合基体系的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超声处理为超声功率800~900 W、超声频率20~30 KHz、超声时间15~20 min。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采用多元复合基体系的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球磨处理为:采用氩气排除空气后,以200~400 r/min球磨8~10 h。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采用多元复合基体系的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升温速度为8~10 ℃/h。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采用多元复合基体系的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蒸汽养护为:分为两个阶段养护,第一阶段养护为:80~90 ℃保持2~3 h后,加压至0.8~1.2 MPa后,每隔20~25 min喷入120~140 ℃蒸汽一次;第二阶段养护为:停止喷入蒸汽,降温至50~60 ℃保持6~8 h后,继续降温至室温。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一种采用多元复合基体系的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养护中,蒸汽喷入量为0.6~0.8 vvm,第一阶段养护时间10~12 h;所述第二阶段养护中,降温速率均为4~6 ℃/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麟海(海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麟海(海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42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疲劳驾驶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载体固化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