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汽化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5551.9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9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敏;郭敬;高婉丽;王丽婧;刘康娜;王小飞;卜玉;尚凯伦;邱南彬;吴怀明;刘玉涛;杨思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7C5/00 | 分类号: | F17C5/00;F17C13/04;F17C13/00;F17D1/04;F17D1/08;F17D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娜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化 循环系统 | ||
1.一种氢汽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别包括:通过循环管路依次连通的取冷换热单元、汽化换热单元、高压换热单元和释冷换热单元;
其中,在所述循环管路中注入第一换热介质进行循环换热,在所述取冷换热单元、汽化换热单元、高压换热单元和释冷换热单元中注入第二换热介质进行换热;
液氢从液氢入口注入至取冷换热单元,通过所述取冷换热单元、所述所述汽化换热单元、所述高压换热单元、所述释冷换热单元、所述循环管路和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循环换热后从气氢出口输出气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汽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冷换热单元包括:取冷换热器、第一取冷管路、第二取冷管路和蓄冷容器;
其中,所述取冷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液氢入口,所述取冷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汽化换热单元;
所述蓄冷容器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取冷管路连接所述取冷换热器,所述蓄冷容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连接所述释冷换热单元,所述蓄冷容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取冷管路连接所述取冷换热器,所述蓄冷容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释冷换热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汽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取冷管路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气动阀、第二气动阀,在所述第二取冷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气动阀、第一循环泵、第四气动阀和第一过滤器,在所述液氢入口设置有第五气动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汽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换热单元包括:汽化器、第一汽化管路、第二汽化管路和储氢容器;
其中,所述汽化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汽化管路连接所述取冷换热单元,所述汽化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汽化管路连接所述储氢容器的输入端,所述储氢容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六气动阀连接所述高压换热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汽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汽化管路上设置有第七气动阀,在所述第二汽化管路上设置有第八气动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汽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冷换热单元包括:释冷换热器、第一释冷管路和第二释冷管路;
其中,所述释冷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释冷管路连接所述取冷换热单元,所述释冷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释冷管路连接所述取冷换热单元,所述释冷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均连接所述高压换热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氢汽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释冷管路中依次设置有第二过滤器、第九气动阀、第二循环泵和第十气动阀;在所述第二释冷管路中依次设置有第十一气动阀和第十二气动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汽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换热单元包括:高压换热器、第一高压管路和第二高压管路;
其中,所述高压换热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汽化换热单元,所述高压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高压管路连接所述释冷换热单元,所述高压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气氢输出端口,所述高压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高压管路连接所述释冷换热单元。
9.根据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氢汽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高压管路上设置有第十三气动阀,在所述第二高压管路上一次设置有第三循环泵、第三过滤器和第十四气动阀。
10.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氢汽化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介质为LM-8,所述第二换热介质为R134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55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