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5692.0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8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励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七星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3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装置 | ||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引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引流管、引流阀组件以及引流袋;引流管的一端用于插入目标模体的体腔中,引流管的另一端与引流阀组件连接;引流阀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壳体内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用于控制从引流管至壳体之间的单向连通,第二单向阀用于控制从壳体至引流袋之间的单向连通;第二单向阀将壳体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单向阀设置在第一腔体中,的第二腔体与引流袋连通。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引流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引流阀组件进行负压引流,引流效率高,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且引流阀组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有效地防止引流物回流。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医疗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中,当患者的体腔(例如,胸腔或腹腔)内出现积气、积液等问题时,例如,在患者患有自发性气胸、外伤引起的血/气胸、患者的胸腔或腹腔出现积液或者患者在进行胸腹腔手术后的情况下,如果不使用引流装置及时将积气、积液引流出患者体外,则会引发气胸或体腔感染,更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然而,针对目前临床中使用的引流装置,还具有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引流效率低、不利于患者操作、不便于携带等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引流效率高、利于患者操作以及便于携带的引流装置。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引流管、引流阀组件以及引流袋;所述引流管的一端用于插入目标模体的体腔中,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引流阀组件连接;所述引流阀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所述壳体内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控制从所述引流管至所述壳体之间的单向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控制从所述壳体至所述引流袋之间的单向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将所述壳体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的第二腔体与所述引流袋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压强大于所述引流管和所述第二腔体内的压强时,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引流管之间的不连通,以及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实现从所述第一腔体至所述第二腔体的单向连通;当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压强等于所述引流管和所述第二腔体内的压强时,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引流管之间的不连通,以及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的不连通;当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压强小于所述引流管和所述第二腔体内的压强时,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实现从所述引流管至所述第一腔体的单向连通,以及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的不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挤压状态和恢复状态,所述壳体处于挤压状态时所述第一腔体的空间体积小于所述壳体处于恢复状态时所述第一腔体的空间体积;当所述壳体从恢复状态变换至挤压状态时,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压强增大;当所述壳体从挤压状态变换至恢复状态时,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压强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由弹性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引流阀组件之间、所述引流阀组件与所述引流袋之间通过鲁尔接头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阀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引流管连通;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引流袋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外壳以及下壳;所述上壳、所述外壳与所述下壳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进液通道设置在所述上壳上,所述出液通道设置在所述下壳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向阀为薄膜片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为鸭嘴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励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励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5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