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85990.X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5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世新工程营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E04B1/90;E04B1/64;E04B1/70;E04B1/66;E04G21/14;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保温 墙体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建筑墙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内墙体以及多块保温板,所述内墙体的外侧设置有龙骨架,所述龙骨架内对应设置有多个固定空间,多块所述保温板分别与多个所述固定空间插接,所述龙骨架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多块所述保温板的固定组件,所述龙骨架的外侧设置有水泥层,所述水泥层的外侧粘设有饰面层,所述龙骨架设置有用于吸收水气的防潮机构。本申请具有提高建筑保温墙体的防潮性以及保温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墙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对建筑墙体的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墙体的保温措施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一环。
目前的建筑保温墙体包括内墙体,内墙体主要由砖块砌 成,当需要对内墙体进行保温时,工作人员先在内墙体的外侧抹设砂浆找平层,然后在砂浆找平层的外侧再涂抹保温层,最后在保温层的外侧粘接装饰层,完成施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部分保温层一般用有机材料制成,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起鼓、渗水、漏水以及脱落等常见的质量问题,容易造成内墙体发霉以及导致建筑保温墙体的保温性能丧失。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建筑保温墙体的防潮性以及保温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保温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保温墙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保温墙体,包括内墙体以及多块保温板,所述内墙体的外侧设置有龙骨架,所述龙骨架内对应设置有多个固定空间,多块所述保温板分别与多个所述固定空间插接,所述龙骨架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多块所述保温板的固定组件,所述龙骨架的外侧设置有水泥层,所述水泥层的外侧粘设有饰面层,所述龙骨架设置有用于吸收水气的防潮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施工建筑保温墙体时,工作人员先预先砌 好内墙体,然后在内墙体的外侧固定安装龙骨架,然后再通过固定组件分别将多块保温板固定于固定空间内,然后再涂抹水泥层,最后再粘设饰面层,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此时多块保温板对内墙体进行保温,减少室内的温度流出到室外,当室外的水气严重时,在防潮机构的作用下,龙骨架对水气进行吸收,从而减少内墙体发霉,进而有利于提高建筑保温墙体的防潮性以及保温性。
可选的,所述龙骨架包括横杆组以及竖杆组,所述横杆组与所述竖杆组分别围合形成多个所述固定空间,所述龙骨架基于所述固定空间设置有分隔框,所述固定空间通过所述分隔框分隔为保温空间以及防潮空间,所述保温板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固定于所述保温空间内,所述龙骨架基于所述防潮空间设置有用于吸收水气的防潮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龙骨架时,工作人员先分别将横杆组以及竖杆组相互固定,并围合形成多个固定空间,然后再将龙骨架固定于内墙体的外侧,接着再通过固定组件将保温板固定于保温空间内,此时在防潮机构以及保温板的作用下,进而有利于提高建筑保温墙体的防潮性以及保温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竖杆组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保温空间相连通,所述固定杆设置于所述保温板的侧壁,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槽插接,所述竖杆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固定杆固定于所述固定槽内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固定保温板时,工作人员先将保温板朝靠近保温空间的方向插接,保温板带动固定杆插接于固定槽内,然后再通过固定件将固定杆固定于固定槽内,此时保温板固定于保温空间内,进而有利于提高保温板固定于龙骨架上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为滑杆,所述竖杆组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固定槽相连通,所述滑杆滑移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杆的一端设置有主钩,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副钩,所述主钩与所述副钩相互钩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世新工程营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世新工程营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59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