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套式液冷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6318.2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8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魏辰冰;张锐;卢柏会;袁志英;刘戈;闫俊桥;屈魁林;刘圆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42;H01B7/17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套 式液冷 电缆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嵌套式液冷电缆,包括正极单元,所述正极单元包括正极导体和包覆于所述正极导体外侧的第一绝缘套,所述正极导体与所述第一绝缘套之间具有第一空隙;第二绝缘套,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套外侧的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与所述第二绝缘套之间具有第二空隙;负极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空隙内;冷却液,填充在所述第一空隙和所述第二空隙内。本发明通过在成缆时使电缆形成双绝缘套嵌套式结构,减小电缆的外经,降低成本;绝缘套与导体之间具有空隙,空隙内通冷却液,使得冷却液与导体的直接接触,从而增大降温效果,嵌套式结构进一步实现了冷却液内、外两部分流动,达到双重降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套式液冷电缆,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数据中心设施都采用大型空调系统和大量的循环空气来消除废热,但是以制冷空气冷却服务器的方法成本高、效率低。此外,在计算机服务器运行速度加快,数据中心机架密度更高的现状下,通过气流实现有效散热变得更加困难。现如今,市场上为了消除废热敷设液冷电缆,即电缆中增加空管,空管的中心通冷却液,通过液体的流动带走热量,达到降温效果,但现有液冷电缆,冷却液与导体非直接接触,在热量转移过程中转移热量的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缆外径小、冷却液与导体直接接触且具有双重降温效果的嵌套式液冷电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嵌套式液冷电缆,包括正极单元,所述正极单元包括正极导体和包覆于所述正极导体外侧的第一绝缘套,所述正极导体与所述第一绝缘套之间具有第一空隙;第二绝缘套,包覆于所述第一绝缘套外侧的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与所述第二绝缘套之间具有第二空隙;负极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空隙内;及冷却液,填充在所述第一空隙和所述第二空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套和所述第二绝缘套均为PU管。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导体的数量为若干股,若干股所述负极导体均以斜包形式绕包在所述第一绝缘套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嵌套式液冷电缆包括包覆于所述第二绝缘套外侧的信号线、CAN线和地线。
进一步地,所述嵌套式液冷电缆还包括位于所述信号线、CAN线和地线外侧的绕包带。
进一步地,所述嵌套式液冷电缆还包括包覆于所述绕包带外侧的护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电缆成缆时将正极导体穿到第一绝缘套内形成正极单元,所述正极导体与第一绝缘套之间具有第一空隙,在第一绝缘套外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与所述第二绝缘套之间具有第二空隙,负极导体穿插设置在第二空隙内,使电缆形成双绝缘嵌套式结构,减小电缆的外径,降低成本;并在第一空隙和第二空隙内均填充冷却液,使得冷却液与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可以直接接触,从而增大降温效果,嵌套式结构进一步实现了冷却液内、外两部分流动,达到双重降温的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嵌套式液冷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63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