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水基础组合式钻孔平台及搭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87162.X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纪尊众;樊立龙;李志辉;赵振丰;梁勋;袁薪明;王国超;吴彦章;王文强;吕德健;董凌峰;赵天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孟令琨;石熠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水 基础 组合式 钻孔 平台 搭设 方法 | ||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深水基础组合式钻孔平台,包括数个钻孔平台起始单元,各钻孔平台起始单元利用钢管联结接成整体,所述钻孔平台起始单元由导管架以及钢围裙组拼而成。本发明创造解决了倾斜岩面裸岩等不良地质情况下钻孔平台搭设困难的技术难题,导管架底部采用钢围裙及水下不离散混凝土基础,导管架与钢围裙形成整体,通过灌注水下不离散混凝土使组合式平台与海床面基岩形成整体达到抗风、抗涌、抗流的稳固体系,结构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钻孔平台设计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水基础组合式钻孔平台及搭设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修建跨海峡、海湾大桥施工过程中面临海床处于浅或无覆盖层(裸岩区)的工况,并且,存在表层起伏高差大、岩面倾斜大等不良地质情况,以及在风、浪、流、潮差等恶劣自然环境施工条件下,均存在管桩沉桩困难,施工平台难以搭设的技术难题。因此,需要试验研究易于施工的平台及平台搭设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深水基础组合式钻孔平台及搭设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深水基础组合式钻孔平台,包括数个钻孔平台起始单元,各钻孔平台起始单元利用钢管联结接成整体,所述钻孔平台起始单元由导管架以及钢围裙组拼而成。
进一步,所述导管架包括数根竖直布置的导管杆件,各导管杆件间由连杆连接固定。
一种深水基础组合式钻孔平台的搭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加工导管架杆件、钢围裙杆件,并将上述平台结构杆件组拼成数个钻孔平台起始单元结构;
利用天气窗口,将组拼好的钻孔平台起始单元结构运输至墩位处,并下放至墩位处;
在钢围裙内清理干净该钻孔平台起始单元所对应的海床面,清理完后对海底海床面进行检查,同时对钢围裙与海床面之间空隙进行封堵,最后在围堰内灌注水下不离散混凝土;
水下不离散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在导管架上快速搭设临时工作平台,并在临时工作平台上安放钻机,在钢管桩内施工锚固桩,锚固桩完成后拆除临时工作平台;
根据墩位钻孔桩的布置,继续采用上述步骤将多个平台起始单元结构下放完成,并利用钢管联结接整体;
最后安装钻孔平台上部的施工操作平台。
进一步,平台结构杆件加工前,对海床面进行扫海,摸清海床面的地形情况后,再根据海床面的实际地形,来确定加工平台杆件尺寸。
进一步,利用浮吊整体起吊下放平台起始单元结构。
进一步,在钢围裙内采用“气举法”清理干净海床面。
进一步,在围堰内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不离散混凝土。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创造解决了倾斜岩面裸岩等不良地质情况下钻孔平台搭设困难的技术难题,导管架底部采用钢围裙及水下不离散混凝土基础,不仅解决了倾斜岩面下导管架平台的稳定性问题,同时,通过水下不离散混凝土与海床面形成整体,对施工平台进行抗台加固,适应风、浪、流、潮差等恶劣自然环境施工条件。平台施工方法操作简便、效率高,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社会效益良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中钻孔平台起始单元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中钻孔平台起始单元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71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