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鱼鳞中提取多种营养成分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7444.X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4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媛媛;许团辉;陈璇;郑晓辉;王文谦;郑震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78 | 分类号: | C07K14/78;C07K14/46;C07K1/14;C07K1/34;C07K1/30;C12P21/06;A23L33/16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朱明华 |
地址: | 363300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鳞 提取 多种 营养成分 工艺 | ||
一种从鱼鳞中提取多种营养成分的工艺,包括下述步骤:(1)鱼鳞脱杂蛋白;(2)鱼鳞脱脂;(3)鱼鳞脱色;(4)鱼鳞脱灰,获得有机酸钙溶液和脱钙鱼鳞;(5)有机酸钙结晶;(6)对脱钙鱼鳞进行酸法和酶法提胶,得到酸溶性胶原蛋白溶液、酶溶性胶原蛋白溶液及残渣;(7)胶原蛋白酶解,获得酸溶性胶原蛋白酶解液和酶溶性胶原蛋白酶解液;(8)纳滤获得酸溶性胶原蛋白酶解浓缩液和酶溶性胶原蛋白酶浓缩解液;(9)酸溶性胶原蛋白酶解浓缩液和酶溶性胶原蛋白酶浓缩解液灭菌、喷雾干燥,获得酸溶性胶原蛋白肽粉、酶溶性胶原蛋白肽粉;(10)残渣碱法分离,获得角蛋白。本发明能够获得有机酸钙、胶原蛋白肽和角蛋白,实现鱼鳞的充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鱼鳞中提取多种营养成分的工艺。
背景技术
鱼鳞是有鳞鱼类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我国每年可产生100万吨以上的鱼鳞,除部分作为饲料原料利用外,大部分被丢弃,不但浪费了资源,还造成环境污染。鱼鳞全身是宝,其中鱼鳞胶原蛋白具有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角蛋白可作为医学生物材料的良好原料;从鱼鳞中提取的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良好的补钙原料,还可作为骨骼或牙齿的支架材料。
鱼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矿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羟基磷灰石组成。蛋白质占鱼鳞总质量的50~70%,主要为胶原蛋白和角蛋白,还含有少量的球蛋白、粘蛋白等。胶原蛋白主要分布在鱼鳞的内层,完整结构的胶原蛋白是一种纤维蛋白骨鳞,一般分为两层:上层为骨质层,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还有少量碳酸钙、磷酸镁、磷酸钠等无机盐,并零散地分布着胶原蛋白;下层为纤维质层,胶原纤维在同一薄层中紧密地平行排列,且与相邻薄层中的胶原纤维成不同夹角的夹板结构。
鱼鳞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与细胞增生、分化、运动、免疫、关节润滑、伤口愈合等密切相关。胶原肽具有较好的加工特性和生理功效,且符合人们对“低脂高蛋白”的食品需求,可用于开发多种保健制品。特别是它具有保护胃粘膜、抗溃疡、促进皮肤胶原代谢的美容效果和预防关节炎以及骨疏松症等功效,可开发美容饮料和预防骨疏松症的保健食品。由于胶原肽吸收快、吸收率高,还可添加到运动饮料中。
胶原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良好的抗衰老活性、抑制活性、慢性降压作用和抗皮肤光老化作用等生物活性,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运用中有着很好的前景。
角蛋白是一类具有结缔和保护功能的非营养性纤维状硬蛋白,属于外胚层细胞的结构蛋白,其性质稳定,不溶于水、盐溶液、稀酸或稀碱,具有很强的抗牵张性能,富含大量半胱氨酸残基,在动物体内起保护作用。天然角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生物可降解性、优异的材料力学性能和自然丰度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纺织、生物材料、包装材料、医学、化妆品等众多领域。
现有技术对鱼鳞的利用尚不充分,大多仅利用胶原蛋白、角蛋白、钙质中的一种或两种。公告号为CN10683439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鱼鳞角蛋白的制备方法,按该制备方法可获得胶原蛋白和角蛋白,但该申请并没有涉及如何分离胶原蛋白,而采用酶水解获得角蛋白,虽然角蛋白结构保存完整,但得率太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鱼鳞中提取多种营养成分的工艺,这种工艺能够将鱼鳞中所含的胶原蛋白、角蛋白以及钙质都提取出来,实现鱼鳞的充分利用。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从鱼鳞中提取多种营养成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鱼鳞脱杂蛋白
将新鲜鱼鳞洗净后,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10%的氯化钠溶液于4~12℃下浸泡8~12小时后取出,再用清水漂洗;
(2)鱼鳞脱脂
将经步骤(1)脱杂蛋白后的鱼鳞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4~0.8%的氢氧化钠溶液于4~12℃下浸泡4~6小时后取出,再用清水漂洗;
(3)鱼鳞脱色
将经步骤(2)脱脂后的鱼鳞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2%的过氧化氢溶液于4~12℃下浸泡4~8小时后取出,再用清水漂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未经润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74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