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川贝母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7798.4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2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韩桂琪;严铸云;马步进;何冬梅;王海;陶倩;赵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雪莲 |
地址: | 610075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川贝母 人工 种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川贝母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川贝母的无菌苗鳞茎作为外植体接种于第一培养基中,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步骤2、将所述愈伤组织转移至第二培养基进行分化诱导得到愈伤组织块;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所述愈伤组织块用胚乳胶液与CaCl2溶液进行第一次包埋;所述胚乳胶液为质量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溶胶,所述胚乳胶液还含有MS培养基、蔗糖、至少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刺激生长物质;络合反应形成固态人工种子;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NAA、KT、GA3、6-BA、2,4-D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刺激生长物质包括多菌灵、青霉素、活性炭、壳聚糖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第一次包埋完成的人工种子再投入外种皮凝胶溶液进行第二次包埋,所述外种皮凝胶为质量浓度为2%的海藻酸钠溶液,所述外种皮凝胶还包括至少一种抗菌剂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母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基的成分包括:MS培养基和1.0mg/L Picloram,于培养温度为20±2℃,光照强度3000Lx,光照周期为12h/d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母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培养基的成分包括:MS培养基、1.0mg/L 6-BA和0.2mg/L NAA,于培养温度为20±2℃,光照强度3000Lx,光照周期为12h/d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川贝母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外植体切成0.5cm×0.5cm大小的组织块,在所述第一培养基中培养45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川贝母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愈伤组织块为直径小于0.6cm的小鳞茎;所述小鳞茎在第二培养基中的生长时间为45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母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胚乳胶液的成分包括:质量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溶胶、MS培养基、3%蔗糖、1.5-2mg/L 6-BA、0.4-0.5mg/L NAA、1.0-1.5g/L多菌灵和1.0-1.5g/L活性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母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种皮凝胶的成分包括:2%的海藻酸钠溶液、1.0-1.5g/L多菌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川贝母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种皮凝胶中,还包括菌悬液,所述菌悬液为:对川贝母种子灭菌后,除去种皮对胚乳内所含内生菌进行混合培养48h,超高速离心所得菌体沉淀所制凝胶悬浊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母人工种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前,需要对外植体进行清洗、消毒工作:选取表面完整无明显伤口的川贝母鳞茎,用稀释后的洗洁精水浸泡一段时间,去除表面的泥土、腐烂的须根,分成鳞瓣和鳞心,无菌水冲洗多次得到外植体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77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检测输送机
- 下一篇:涡扇发动机以及用于其的气流引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