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油二甘酯的制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8006.5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9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许团辉;陈璇;李媛媛;郑震堃;郑晓辉;王文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C11C3/02;C11C1/0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朱明华 |
地址: | 363300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油 二甘酯 制取 工艺 | ||
1.一种食用油二甘酯的制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皂化反应
以食用油为原料进行皂化反应,得到皂液;
(2)酸化反应
向步骤(1)得到的皂液中加入过量的硫酸或磷酸,进行酸化反应,得到脂肪酸粗液;
(3)水洗
将步骤(2)得到的脂肪酸粗液倒入水洗罐中,加水进行水洗,水洗结束后静置,再将上层的脂肪酸与下层的水分离;
(4)真空干燥
对步骤(3)得到的脂肪酸进行真空干燥;
(5)酯化反应
将步骤(4)得到的脂肪酸与甘油按1.5:1-2.5:1的摩尔比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料;然后将第一混合物料加入到固定化酶柱中,在温度50-55℃的条件下反应2-4小时;
(6)分子蒸馏
采用分子蒸馏装置,在蒸馏温度140-160℃、真空度小于1Pa的条件下对步骤(5)的反应产物进行分子蒸馏,分子蒸馏获得的重组分即为所需的食用油二甘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二甘酯的制取工艺,其特征是:步骤(1)中,食用油是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和猪油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二甘酯的制取工艺,其特征是:步骤(1)中,向食用油中加入水和氢氧化钠,水与食用油的重量比例为1:1-1:3,氢氧化钠的加入量为食用油重量的12-18%;在搅拌的情况下进行皂化反应,皂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5-85℃,反应时间2-4小时;
步骤(1)中,搅拌速度为200-300转/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二甘酯的制取工艺,其特征是:步骤(2)中,在搅拌的情况下进行酸化反应,酸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5-85℃,反应时间为0.5-1小时;
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200-300转/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二甘酯的制取工艺,其特征是:步骤(3)中,水洗的方法是:向脂肪酸粗液中加入重量为其0.5-1倍的水,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加热,煮沸后再搅拌10-30分钟;
加入的水为75-85℃的水;
步骤(3)中,水洗结束后静置0.5-1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二甘酯的制取工艺,其特征是:步骤(3)中,水洗进行3次,即:对第一次水洗、分离后得到的脂肪酸进行第二次水洗、分离,再对第二次水洗、分离后得到的脂肪酸进行第三次水洗、分离,得到的脂肪酸进入下道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二甘酯的制取工艺,其特征是:步骤(4)中,将步骤(3)得到的脂肪酸放入密闭罐内,通过抽真空使密闭罐内的真空度小于200Pa,并通过加热除去脂肪酸中所含的水;
真空干燥时所采用的加热温度为60-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二甘酯的制取工艺,其特征是:步骤(5)中,所述固定化酶柱中填充有固定化脂肪酶;第一混合物料在固定化酶柱中的流速为200-1000L/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二甘酯的制取工艺,其特征是:步骤(5)中,还向脂肪酸、甘油中添加食用油,所添加食用油的重量为脂肪酸的5-10%,将脂肪酸、甘油和食用油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步骤(5)中添加的食用油是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和猪油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二甘酯的制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二甘酯的制取工艺还包括步骤(7)循环反应:将步骤(6)分子蒸馏获得的轻组分与新调配的第一混合物料混合,新调配的第一混合物料的重量为轻组分的3-5倍,得到的混合物经过酯化反应后,再次进行分子蒸馏;如此循环反应8-25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未经润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80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