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流式莲藕收获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0522.1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7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文;樊士玉;李良俊;赵书平;刘祥翔;缪宏;张燕军;戴敏;李福东;刘思幸;董嘉辰;高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4/00 | 分类号: | A01D4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流 莲藕 收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喷流式莲藕收获机,适应性强、收获率高、莲藕品相佳、自动化程度高。本发明的喷流式莲藕收获机,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喷流式莲藕收获机的行走模块100、用于收获莲藕的执行模块200、用于切割茎秆和清洗莲藕的除杂模块300、用于运输莲藕的输送模块400和用于莲藕收集的收集模块500;所述执行模块200置于行走模块100上部,除杂模块300分两部分,分别置于执行模块200前端和行走模块100上部,输送模块400置于执行模块200后端,收集模块500置于输送模块400后端下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喷流式莲藕收获机。
背景技术
莲藕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广泛种植于我国的华南、西南、长江流域等地;目前,莲藕后期的收获仍以人工劳作的方式进行,且收获莲藕的数量和质量都比较低,不利于莲藕经济效益的提升和产业长远的发展。
为提高莲藕收获效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莲藕收获设备”(申请号:CN201920209217.1,公开日:20190217)公开了一种新型莲藕收获设备,包括浮台,浮台底部固定设置有浮力垫,浮台一端固定设置有流线型尖头,浮力垫与浮台外廓形状相似且浮力垫外廓周长略小于浮台外廓,浮台顶部中间位置固定开始有抽水孔,抽水孔内壁固定安装有抽水室,抽水室侧壁和底部固定开设有过滤孔,抽水室内安装有抽水管,抽水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固定安装在浮台顶部,水泵出水口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室,分流室底部固定连接有冲水管,冲水管分为两组,此设计通过设置过滤孔和抽水室将水体内较大的泥块和杂草进行过滤避免了抽水泵的堵塞,提高了采收效率,可以对莲藕池边缘处莲藕进行有效采收。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莲藕收获机功能不够完善,自动化程度低;无法适应不同环境,无法对不同深度的莲藕进行收获;莲藕收获率低,直接使用挖掘铲进行挖拔,会使莲藕断裂,莲藕品相差;莲藕与淤泥的分离率低,挖掘上来的莲藕表面附着淤泥,不利于后期的运输和收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流式莲藕收获机,适应性强、收获率高、莲藕与淤泥的分离率高、莲藕品相良好、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喷流式莲藕收获机,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喷流式莲藕收获机的行走模块100、用于收获莲藕的执行模块200、用于切割茎秆和清洗莲藕的除杂模块300、用于运输莲藕的输送模块400和用于莲藕收集的收集模块500;所述执行模块200置于行走模块100上部,除杂模块300分两部分,分别置于执行模块200前端和行走模块100上部,输送模块400置于执行模块200后端,收集模块500置于输送模块400后端下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适应性强:水枪喷头可进行喷射角度调整,以达到最好的冲洗效果;水枪喷头喷射深度可控,可适应不同深度的莲藕收获;切茎刀具的水平角度可调,可对不同位置的莲藕茎秆进行切割;
2.收获率高:配有多个水枪喷头,可快速将莲藕从淤泥中冲出,收获率高;
3.莲藕与淤泥的分离率高,莲藕品相良好:利用水枪喷头将莲藕冲出淤泥,使其自然上浮并收获,不存在机械折断莲藕现象,二道除杂工序可进一步去除莲藕表面的残留淤泥,莲藕与淤泥的分离率高,莲藕品相良好;
4.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将行走、冲洗收获、除杂、输送、收集功能集于一体,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喷流式莲藕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执行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执行模块水枪喷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05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维度环境评价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内镜下全可视化纤维环缝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