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实名认证及用电臻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0965.0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8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胡浩;刘波;李文杰;石研;郭宝财;荆志新;秦小强;樊锐;刘婉莹;萨初日拉;胡博;王巳腾;张禄晞;杨凤玖;郑文博;王曦雯;金丽;王景银;孙核柳;段海春;王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监管与支持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G06Q20/4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何学军;李丛 |
地址: | 028001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实名 认证 用电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实名认证及用电臻享系统。本发明可以助推公司营销业务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让越来越多的电力客户通过扫码即可签约、缴费、档案自动更新维护,便捷化、切实感受“互联网+电力”及“二维码应用”优质服务,同时电力营销系统可实时高维护实际用电人签约信息及实名档案信息。本发明可以有效整合利用支付宝等互联网资源,提升营销业务在“互联网+”领域的服务水平,大幅降低客户办电成本和电力系统档案维护成本,整体提升服务效能,缓解传统渠道服务压力,降本增效。以动态化供用电关系更新及档案维护结合广大客户容易接受且成本更低的线上化服务渠道,降低公司营销服务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实名认证及用电臻享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正加速融入电力能源等传统行业,并推动行业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兴起。国内电网企业“互联网+营销服务”正在结合互联网思维,创新服务思路和服务模式加速能源产业互联网布局。蒙东公司客户办电、服务仍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目前公司与客户之间建立供用电关系主要通过用户通过线下渠道现场办电。这种办电方式会有以下问题的发生:
1.新装客户名称未确定,需要客户携带身份证等证件到营业厅办电,不够便捷。新装客户或由物业统一集中办理,部分客户信息不准确或缺失。
2.客户购新房、二手房过户、房屋转租或客户联系方式变更之后难以及时办理相关电力业务更新信息,导致营销系统客户档案信息时效性差、差错率高,供电服务信息无法及时、精准触达客户。
3.营业厅办电,公司投入人力多、物力多,服务效率不高、客户体验差。
第二.公司推广远程智能费控成效显著,智能缴费比例高、线上缴费比例持续攀升。但在余额不足通知、停电通知、缴费成功通知等费控信息通知与互动上,目前主要采用短信通知方式。这种通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短信通知无法精准触达用户。
2.短信消息发送效率较低。
3.短信通知服务不连续,未能形成催缴服务闭环。
4.短信通知成本较高。公司全年具有海量的短信发送量,通讯成本居高不下。
第三.目前互联网实名制服务已深入普及日常生活,用户可实现在线实名办理各种业务享受便捷服务。在线下服务场景,像扫码交费等便捷服务模式不但方便客户、客户体验高,同时也为服务提供方便捷的提供了客户实名信息,便捷建立了与客户的相互连接。
目前蒙东地区月居民缴费人数450万,电e宝、微信、支付宝线上渠道缴费占比已达52.4%,并持续升高,线上服务是公司服务提质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更是公司连接客户、感知客户、互动培育客户助力公司向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核心基础支撑,所以公司亟需深入借鉴融合互联网创新服务思维、有效利用互联网实名、扫码等便捷实用的先进成熟技术,进一步提升线上服务能力、提高客户体验与满意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实名认证及用电臻享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扫码签约、缴费、档案自动更新维护等线上化服务,打造电力“互联网+”服务新业态,助力从传统电力企业向能源互联网企业的转型,并且还能够大幅降低成本的发明目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互联网、实名认证及用电臻享系统,包括:
建设户表合一聚合二维码应用;建设支付宝扫码用电小程序;建设支付宝“查询户表合一二维码”小程序;建设微信、掌电扫码用电服务功能;建设微信和掌电“查询户表合一二维码”服务功能;建设签约用电人费控消息送达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建设户表合一聚合二维码应用,是平台对接营销系统,针对新装及存量电表,创建户表合一聚合二维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监管与支持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监管与支持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0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