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1897.X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2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昊;马亚辉;王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唯智勤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史立状 |
地址: | 10111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评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应用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根据接收到的评测请求中的应用标识,通过配置数据库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数据和对应的参考指标集合;基于参考指标集合,对应用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应用数据的分析结果,确定及存储目标应用的评测数据。该实施方式可以自动获取应用的应用数据的,从而实现应用的稳定性评测。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应用数据的准确性,也可以提高应用的评测效率,从而满足时效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应用稳定性评测技术通常依赖用户上传和人工审核。即一般由用户上传应用的系统架构,包括网络架构和使用的云资源。然后由技术人员和运营人员联合人工审核,判断该应用是否稳定。如果不够稳定,那么会给出改进方案。
这种评测技术往往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依赖用户上传系统架构。既无法保证架构的真实性,也无法适应应用架构的不断变化,给用户带来较大的工作量;
第二、依赖人工审核。无法支持快速增长的用户量。并且评判标准及改进方案不够稳定,过渡依赖审核人员的业务能力;
第三、审核周期较长。审核结果时延大,无法保证审核结果与当前的稳定性需求相匹配。此外,没有详细可用的结果输出,不便于历史审核追溯,也不利于经验数据积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应用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接收到的评测请求中的应用标识,通过配置数据库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数据和对应的参考指标集合,其中,目标应用为应用标识所指示的应用;基于参考指标集合,对应用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应用数据的分析结果,确定及存储目标应用的评测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参考指标集合,对应用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对应用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应用的待评测指标集合;确定参考指标集合是否与待评测指标集合相匹配;响应于确定匹配,根据应用数据,确定目标应用对应的参考指标集合中各参考指标的实际属性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不匹配,将待评测指标集合确定为参考指标集合;基于参考数据,确定参考指标集合中各参考指标的预设属性值和预设权重;根据应用数据,确定目标应用对应的参考指标集合中各参考指标的实际属性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应用数据的分析结果,确定及存储目标应用的评测数据,包括:对于参考指标集合中的每个参考指标,根据参考指标的预设属性值和对应的实际属性值,确定目标应用在参考指标上的分值;基于目标应用在各参考指标上的分值以及各参考指标的预设权重,确定及存储目标应用的稳定性评测分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应用数据的分析结果,确定及存储目标应用的评测数据,还包括:确定稳定性评测分值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响应于确定未达到,根据应用数据和目标应用对应的参考指标集合中各参考指标的实际属性值,确定及存储目标应用的优化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调整指令,根据用户的调整操作,修改配置数据库的配置信息,其中,调整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参考指标增加、参考指标修改、参考指标的预设属性值修改、参考指标的预设权重修改。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配置数据库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数据,包括:通过配置数据库从至少一个数据源中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数据,其中,配置数据库通过对应的数据接口与至少一个数据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1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创伤用中医理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沙盘式的智能工厂模拟演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