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烧充分的生物质燃料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1926.2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3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程新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新燕 |
主分类号: | F23B30/10 | 分类号: | F23B30/10;F23K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充分 生物 燃料 锅炉 | ||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燃料锅炉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燃烧充分的生物质燃料锅炉,包括炉体和鼓风机,炉体一侧通过进风管连接有鼓风机,炉体内圆周均布一组首尾连通的循环水管,循环水管通过循环泵与水池连通;所述炉体顶部设有进料斗,所述炉体内位于进风管上部的位置设有炉篦,炉篦上部炉体内壁的设有弧形板,弧形板与炉体顶部之间形成预热腔,预热腔与进料斗连通;所述预热腔底部设有进料口;本发明通过炉体内燃烧形成的热量对燃料进行预热,配合弧形板在预热腔靠近底部位置的收窄,增加靠近进料口位置燃料的预热效率,增加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燃烧产生的黑烟污染空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燃料锅炉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燃烧充分的生物质燃料锅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光合作用的能源。生物质燃料对人类还是便利的经济的可再生能源。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生物质燃料锅炉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922391219 X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燃烧充分的生物质燃料锅炉,包括底板、锅炉、螺纹管、支撑板和螺纹管控制单元;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有四个且等角度分布,所述锅炉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上端,所述锅炉的侧面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锅炉的下端是敞开的,所述锅炉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有两个且均匀分布,所述所述锅炉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锅炉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有两个且对称分布,所述螺纹管活动套接在限位杆的内部,所述螺纹管从上到下贯穿限位杆。
但由于生物质燃料中通常含有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的水分,燃料中的水分需要充分蒸发以后燃料才能进行充分的燃烧,含水量较多的燃料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预热和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黑烟,造成燃烧不充分,燃料的燃烧效率不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充分的生物质燃料锅炉。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由于生物质燃料中通常含有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的水分,燃料中的水分需要充分蒸发以后燃料才能进行充分的燃烧,含水量较多的燃料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预热和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黑烟,造成燃烧不充分,燃料的燃烧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燃烧充分的生物质燃料锅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燃烧充分的生物质燃料锅炉,包括炉体和鼓风机,炉体一侧通过进风管连接有鼓风机,炉体内圆周均布一组首尾连通的循环水管,循环水管通过循环泵与水池连通;所述炉体顶部设有进料斗,所述炉体内位于进风管上部的位置设有炉篦,炉篦上部炉体内壁的设有弧形板,弧形板与炉体顶部之间形成预热腔,预热腔与进料斗连通;所述预热腔底部设有进料口;使用时,现有技术中,由于生物质燃料中通常含有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的水分,燃料中的水分需要充分蒸发以后燃料才能进行充分的燃烧,含水量较多的燃料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预热和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黑烟,造成燃烧不充分,燃料的燃烧效率不高,此时本发明通过在炉体顶部设置预热腔,使得炉体内燃烧形成的热量对燃料进行预热,增加燃料中水分的蒸发效率,同时配合弧形板在预热腔靠近底部位置的收窄,进一步增加靠近进料口位置燃料的预热效率,减少进入炉体内燃料的含水量,进一步增加燃料的充分燃烧放热,增加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燃烧产生的黑烟污染空气。
优选的,所述炉篦顶部中央设有支座,支座两侧转动连接有绞龙,两个绞龙同向转动,且输送方向均朝向炉篦中部方向;所述绞龙通过减速电机驱动旋转,绞龙远离支座的一端与进料口对应布置;通过减速电机带动绞龙缓慢旋转,增加进料口出流下的燃料颗粒向炉篦中部运动并参与燃烧的效率,增加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同时绞龙贴近炉篦顶部旋转,增加对燃烧后板结的炉渣的松动破碎效果,增加炉渣的掉落效率,进一步增加炉篦顶部燃料颗粒之间的透气性,增加燃料的燃烧放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新燕,未经程新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19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