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信息系统运行状态批量监控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3104.8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8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葛新;曹建;吴士伟;周长鲁;张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G06F11/30;G06F11/3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系统 运行 状态 批量 监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信息系统运行状态批量监控方法及系统,获取监测时间区间内接入的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变化值、报错量变化值、接口活性数量变化值、活跃用户数量变化值和处理查询任务的平均响应时间;根据上述变化值,计算相应信息系统的数据增长率、报错率、接口存活率、活跃用户率和平均响应速率;以数据增长率、报错率、接口存活率、活跃用户率和平均响应速率为状态评价参数,确定对应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不满足设定条件的运行状态所对应的信息系统进行预警;本发明能够解决多系统监控信息汇总的瓶颈问题,提升信息系统的监控效率,降低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系统运行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信息系统运行状态批量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随着政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很多企业和机构建设了数量庞大的信息系统,由于技术和设计的差异,部分信息系统运行不稳定,也有部分信息系统长期不使用,成为僵尸系统,因此,需要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
据发明人了解,目前对信息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多采用单体部署监控插件的方式,部署系统监控程序,监控系统运行状态,由于多数插件界面不友好,监控内容简单,只能单体监控,无法解决统一监控各信息系统运行状态,对运行状态无法量化,及时发现僵尸系统的问题。
另一种常用方法是人工巡检,此种模式,人工成本高,对人员的依赖性强,精度低,效率低,信息系统多种,需要投入的巡检人员数量庞大,同时人员精力有限,难以承受高强度巡检工作。
人工巡检还存在以下缺陷:各个信息系统的登陆账号密码各不相同,需要人工填写,操作工作量大;各个信息系统的关键巡检功能不同,巡检人员要掌握多个系统的关键巡检点难度较大;各个信息系统的关键巡检功能响应时间不同,复杂的查询功能响应时间较长,影响巡检效率;巡检结果汇总分析人工处理复杂,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信息系统运行状态批量监控方法及系统,本发明能够解决多系统监控信息汇总的瓶颈问题,提升信息系统的监控效率,降低工作量。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信息系统运行状态批量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监测时间区间内接入的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变化值、报错量变化值、接口活性数量变化值、活跃用户数量变化值和处理查询任务的平均响应时间;
根据上述变化值,计算相应信息系统的数据增长率、报错率、接口存活率、活跃用户率和平均响应速率;
以数据增长率、报错率、接口存活率、活跃用户率和平均响应速率为状态评价参数,确定对应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不满足设定条件的运行状态所对应的信息系统进行预警。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获取监测时间区间内接入的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变化值的具体过程包括:进行信息系统的关键数据监控表配置,计算监测时间区间关键数据表增量,作为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变化值。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获取监测时间区间内接入的信息系统的报错量变化值的具体过程包括:读取信息系统的运行日志,确定监测时间区间内日志报错数量变化量。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获取监测时间区间内接入的信息系统的接口活性数量变化值的具体过程包括:配置信息系统接口登记表,确定监测时间区间内保持活性的接口数量。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信息系统的数据增长率、报错率、接口存活率和活跃用户率分别为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变化值、报错量变化值、接口活性数量变化值和活跃用户数量变化值除以相应监测时间区间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31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