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机械切削机床排气口的气水油雾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3294.3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3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昕;周玉璟;李德康;杨银琛;王非;赵金驰;李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6/12;B01D46/30;B01D46/00;B01D4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庆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机械 切削 机床 气口 气水油雾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机械切削机床排气口的气水油雾分离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一过滤器和一惯性级;所述过滤器包括若干层金属丝网或若干层合成纤维过滤棉;所述惯性级包括垂直于水平面布置的多层折板,所述折板呈W型且相互平行设置,相邻所述折板间形成相同间距的波浪形的气流通道。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机械切削机床排气口的气水油雾分离装置,过滤性能优越,且结构紧凑、可拆卸、便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切削机床排气系统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机械切削机床排气口的气水油雾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车间中,机械切削机床在加工过程中高速旋转的主轴与金属切削液发生撞击,由于甩出机制从而产生大量的含有水分的油雾颗粒。另外,高速旋转的主轴使得机床内部呈现高压环境,颗粒极易通过机床的排气口扩散至车间的工作环境中去。长期暴露在含有油雾颗粒的空气中,可能会引发呼吸系统、皮肤过敏甚至免疫系统的疾病,影响人员健康。随着油雾颗粒扩散引起的机械加工车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人们更加重视车间室内环境的改善。因此,各型机械切削机床在工作中,必须对排气空气进行气水油雾的分离和过滤,以提高机械加工车间室内空气的品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机械切削机床排气口的气水油雾分离装置,过滤性能优越,且结构紧凑、可拆卸、便于维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机械切削机床排气口的气水油雾分离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一过滤器和一惯性级;所述过滤器包括若干层金属丝网或若干层合成纤维过滤棉;所述惯性级包括垂直于水平面布置的多层折板,所述折板呈W型且相互平行设置,相邻所述折板间形成相同间距的波浪形的气流通道。
优选地,还包括一主框架,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惯性级层叠固定于所述主框架内。
优选地,所述惯性级远离所述过滤器的一侧形成多个疏水孔。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网选用波纹状丝网,所述金属丝网每铺设预设数量层将所述金属丝网的波纹转向90度继续铺装。
优选地,所述合成纤维过滤棉选用中效合成纤维过滤棉,多层所述合成纤维过滤棉经浸胶处理,并在出风面以条轮布加强定型。
优选地,所述惯性级还包括一惯性级网框,所述折板固定于所述惯性级网框内,所述惯性级网框底部形成所述疏水孔;所述过滤器还包括一过滤器网框,所述金属丝网或所述合成纤维过滤棉固定于所述过滤器网框内。
优选地,所述折板在折角处设置有沟槽。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抽插式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主框架内。
优选地,所述合成纤维过滤棉逐级加密。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分离装置的第一级惯性级的惯性分离原理分离进气空气中的液体颗粒、固体颗粒;通过第二级过滤器的凝聚原理进一步阻挡透过惯性级的细小液体颗粒。经过惯性级分离,细小的液体油雾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至分离装置下端的疏水孔排出。本发明采用两级分离的结构,从根本上保证了分离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此外,两级分离结构紧凑、可拆卸,方便工作人员后期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机械切削机床排气口的气水油雾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机械切削机床排气口的气水油雾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图1~图3,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功能、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32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