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3489.8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5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乾元;韩卫冉;王文龙;胡洪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B01F3/04;C02F1/3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刘莉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S1、将待处理的有机废水通入调节池内,通过所述调节池,向氧化池内通入碱性的待处理的有机废水;S2、在氧化池内,采用疏水性纳米膜进行臭氧曝气,通过调节曝气压力使得臭氧通过疏水性纳米膜后以“雾状”形式的臭氧微纳米气泡扩散在有机废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并投加过氧化氢与混合溶液反应,反应后通入混凝沉淀池;其中疏水性纳米膜的表面的水接触角在100‑120°之间;S3、在混凝沉淀池内,加入混凝剂进行处理,然后通入滤池;S4、在滤池内,将经过步骤S3处理后的废水过滤后排出。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臭氧传质和利用率低下而造成的处理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例如由造纸、印染、制药等等行业排出的有机废水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有机废水对体的污染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由于有机废水的成分复杂,有些还有毒性,比城市污水处理更困难。臭氧是一种氧化能力较强的氧化剂(标准氧化电位是2.07V),在水处理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臭氧曝气存在臭氧传质效率和利用率低、对污染物的降解程度低等缺点,造成了现有的有机废水的处理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的问题,不利于有机废水的有效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待处理的有机废水通入调节池内,通过所述调节池,向氧化池内通入碱性的待处理的有机废水;S2、在所述氧化池内,采用疏水性纳米膜进行臭氧曝气,通过调节曝气压力使得所述臭氧通过所述疏水性纳米膜后以“雾状”形式的臭氧微纳米气泡扩散在所述待处理的有机废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并投加过氧化氢与所述混合溶液反应,反应后通入混凝沉淀池;其中,所述疏水性纳米膜的表面的水接触角在100-120°之间;
S3、在所述混凝沉淀池内,加入混凝剂进行处理,然后通入滤池;
S4、在所述滤池内,将经过步骤S3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过滤后排出。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碱性的待处理的有机废水的pH为8-10。
优选地,在步骤S2中,还包括持续向所述疏水性纳米膜表面引入侧向水流。
优选地,所述疏水性纳米膜的孔径为10~200nm;所述疏水性纳米膜的厚度为3-6mm。
优选地,当待处理的有机废水的pH不在8-10范围内时,还包括向所述调节池内投加pH调节液以调节所述待处理的有机废水的pH为8-10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步骤S2是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进行的。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的过氧化氢投加量为0.2~2kgH2O2/kgCOD,投加方式为间断投加或连续投加。
优选地,在步骤S2中,所述待处理的有机废水在所述氧化池内的停留时间为20~40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的混凝剂为二价铁混凝剂,优选为硫酸亚铁。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的所述滤池内包含由过滤颗粒组成的滤层,所述滤层的厚度至少为1.0m,过滤颗粒的粒径为0.6~1.0mm,过滤的滤速不高于12m/h。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3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