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选择评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3601.8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4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郡司贵浩;桥本公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3/22 | 分类号: | G01N33/2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银姬;李馨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选择 评价 装置 | ||
1.一种燃料选择评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具备:
内燃机(1),其被供给汽油和乙醇的混合燃料而工作;
燃料箱(2),其储存所述混合燃料;
余量检测部(3),其检测储存于所述燃料箱(2)的所述混合燃料的余量;
浓度检测部(4),其检测储存于所述燃料箱(2)的所述混合燃料的汽油浓度和乙醇浓度;
消耗量计算部(317),其基于由所述余量检测部(3)检测出的所述混合燃料的余量和由所述浓度检测部(4)检测出的汽油浓度和乙醇浓度,计算在所述内燃机(1)消耗的汽油消耗量和乙醇消耗量;以及
排放量计算部(319),其基于由所述消耗量计算部(317)计算出的所述汽油消耗量和所述乙醇消耗量、表示在所述混合燃料中所含的汽油被所述内燃机(1)消耗之前排放到大气中的碳量的第1碳强度、表示在所述混合燃料中所含的乙醇被所述内燃机(1)消耗之前排放到大气中的碳量的第2碳强度,计算在所述混合燃料被所述内燃机(1)消耗之前排放到大气中的排放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选择评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信息取得部(311),其取得向所述燃料箱(2)供给了所述混合燃料的供油地的位置信息;和
碳强度设定部(312),其基于由所述信息取得部(311)取得的位置信息,设定所述第1碳强度和所述第2碳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选择评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信息取得部(311),其取得与供给至所述燃料箱(2)的所述混合燃料相关的燃料信息;和
碳强度设定部(312),其基于由所述信息取得部(311)取得的燃料信息,设定所述第1碳强度和所述第2碳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选择评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信息取得部(311),其取得与供给至所述燃料箱(2)的所述混合燃料相关的燃料信息和向所述燃料箱(2)供给了所述混合燃料的供油地的位置信息;和
碳强度设定部(312),其基于由所述信息取得部(311)取得的所述燃料信息或所述位置信息,设定所述第1碳强度和所述第2碳强度,
当由所述信息取得部(311)取得所述燃料信息时,所述碳强度设定部(312)基于所述燃料信息设定所述第1碳强度和所述第2碳强度,当所述信息取得部(311)没有取得所述燃料信息时,所述碳强度设定部(312)基于所述位置信息设定所述第1碳强度和所述第2碳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选择评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进气量检测部(8),其检测吸入所述内燃机(1)的进气量;
喷射量决定部(313),其基于由所述进气量检测部(8)检测出的进气量,决定向所述内燃机(1)供给的所述混合燃料的喷射量;
空燃比检测部(9),其检测从所述内燃机(1)排出的排气的空燃比;
浓度计算部(314),其基于由所述进气量检测部(8)检测出的进气量、由所述喷射量决定部(313)决定的喷射量、由所述空燃比检测部(9)检测出的空燃比,计算储存在所述燃料箱(2)的所述混合燃料的乙醇浓度;以及
浓度修正部(315),其基于由所述浓度计算部(314)计算出的乙醇浓度,修正由所述浓度检测部(4)检测出的乙醇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选择评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发热量计算部(318),所述发热量计算部(318)基于由所述消耗量计算部(317)计算出的所述汽油消耗量和所述乙醇消耗量,计算与所述汽油消耗量相对应的第1发热量和与所述乙醇消耗量相对应的第2发热量,
所述第1碳强度表示在所述混合燃料中所含的单位发热量的汽油被所述内燃机(1)消耗之前排放到大气中的碳量,
所述第2碳强度表示在所述混合燃料中所含的单位发热量的乙醇被所述内燃机(1)消耗之前排放到大气中的碳量,
所述排放量计算部(319)基于由所述发热量计算部(318)计算出的所述第1发热量和所述第2发热量、所述第1碳强度和所述第2碳强度,计算所述排放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36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