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真空条件下管件多向成形装置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4459.9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7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伟;李保永;秦中环;周迎涛;张铁军;韩维群;郭晓琳;李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14 | 分类号: | B21D26/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贾文婷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真空 条件下 多向 成形 装置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真空条件下管件多向成形装置及制备方法,该装置包括:感应加热丝、模具、侧向连接杆、管件、耐高温陶瓷管、通电线圈、上连接杆、真空室、机械手、电磁成形系统、感应加热系统和高温真空成形系统,其中,所述电磁成形系统、所述感应加热系统和所述高温真空成形系统与所述真空室连接;所述电磁成形系统,用于对所述管件的成型区域放电;所述感应加热系统,用于通过调整电流和电压控制所述感应加热丝;所述高温真空成形系统,用于控制所述侧向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所述机械手的移动。本发明可以实现近净成形,节约能耗降低成本,且通过移动至不同位置,感应加热后实现管材电磁成形,满足未来高效柔性制造发展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管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温真空条件下管件多向成形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航空航天工业越来越紧迫的轻量化需求,对复杂管件构件比强度、薄壁化、整体化、尺寸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难变形金属材料管件成形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越来越无法满足要求。尤其高温下管件(如钛合金、高温合金等)成形时,在管件表面喷涂高温防氧化涂料,这样不仅影响材料表面成形精度,无法实现近净成形,还会增加去除涂料的困难与污染,若涂料不均,仍会存在氧化或者氢化的风险,导致材料服役失效。与此同时,随着人类对环境友好的要求越来越高,低能源消耗,绿色制造成了未来制造业发展趋势。因此,如何高效绿色制造轻量化高温成形管件成为了制造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温真空条件下管件多向成形装置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温真空条件下管件多向成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感应加热丝、模具、侧向连接杆、管件、耐高温陶瓷管、通电线圈、上连接杆、真空室、机械手、电磁成形系统、感应加热系统和高温真空成形系统,其中,
所述模具为两个,两个所述模具正对的一侧为凹形面,另一侧为平行面,两个所述模具的平行面均与一个侧向连接杆连接;
所述上连接杆的内侧设置有所述通电线圈,外侧包覆有所述耐高温陶瓷管,中心处设置有贯通所述上连接杆的所述感应加热丝;
在进行成形工作时,所述管件放置于两个正对的所述模具之间,所述侧向连接杆以在水平方向上对所述管件进行电磁成形处理,所述上连接杆以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管件进行电磁成形处理;
所述感应加热丝、模具、侧向连接杆、管件、耐高温陶瓷管、通电线圈和上连接杆均设置于所述真空室内;
所述电磁成形系统、所述感应加热系统和所述高温真空成形系统与所述真空室连接;
所述电磁成形系统,用于对所述管件的成型区域放电;
所述感应加热系统,用于通过调整电流和电压控制所述感应加热丝;
所述高温真空成形系统,用于控制所述侧向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所述机械手的移动。
可选地,所述通电线圈与所述感应加热丝同轴固定。
可选地,所述机械手通过机械臂固定于所述真空室内,以保持和更换所述管件。
可选地,所述管件是采用不锈钢、钛合金、高温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金属基复合材料制成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高温成形管件的制备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高温真空条件下管件多向成形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高温真空成形系统控制机械手取管件并放置于适当位置,并控制侧向连接杆驱动模具加持管件;
通过控制上连接杆调整感应加热丝到管内指定位置,以由感应加热系统通过感应加热丝对管件进行加热,直至管件温度达到成形温度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44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