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向变刚度隔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94538.X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4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虎;于登云;王聪;王光远;赵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李晶尧 |
地址: | 1001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度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三向变刚度隔振装置,属于隔振装置设计领域;包括底板、第一纵向调节机构、纵向调节板、纵向弹簧、2个连杆、2个侧向调节机构、连接耳片、中心板、纵向压杆、纵向拉杆、第二纵向调节机构、载物板、活动外壳、侧板、顶盖、n个支杆和平衡板;中心板和活动外壳实现了载物板相对底板的运动的解耦,被隔振物固定在载物板12上,沿着三个正交方向微幅运动,实现三向隔振,且刚度可调;本发明以调节刚度值的方式,在高刚度与低刚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实现半主动隔振,三个正交方向的刚度可调,并且在纵向和侧向的刚度调节具有解耦的优势,同时可以利用自身结构进行限位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振装置设计领域,涉及三向变刚度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当受到外界振源的激励时,系统可能产生受迫振动,对于精密制造业,航空,航天和武器装备等领域,振动超过一定程度可能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避免设备产生过大的振动。常用的隔振方式包括被动隔振、半主动隔振和主动隔振三种,被动隔振方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但是低频段隔振性能较差,并且无法适应频率变化的振动信号;主动隔振方式虽然可以满足低频段隔振的要求,但是对控制律具有很大依赖性,控制不当容易发生失稳;对于半主动隔振方式,可以通过调节系统的刚度、阻尼或者质量特性实现,其中调节刚度的方式更适用于对低频隔振要求较高的场合。
国内外变刚度设计主要是单向变刚度隔振的设计,尤其是纵向变刚度隔振,如:汽车变刚度座椅用于隔离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纵向振动,单向变刚度隔振装置适用于扰动方向单一的场合,而对于船舶和航天器工作状态下通常会受到多向扰动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三向变刚度隔振装置,以调节刚度值的方式,在高刚度与低刚度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实现半主动隔振,三个正交方向的刚度可调,并且在纵向和侧向的刚度调节具有解耦的优势,同时可以利用自身结构进行限位保护。
本发明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三向变刚度隔振装置,包括底板、第一纵向调节机构、纵向调节板、纵向弹簧、2个连杆、2个侧向调节机构、连接耳片、中心板、纵向压杆、纵向拉杆、第二纵向调节机构、载物板、活动外壳、侧板、顶盖、n个支杆和平衡板;其中,底板为水平放置的板状结构;侧板沿周向环绕在底板的侧壁;第一纵向调节机构安装在底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纵向调节板为平板结构,纵向调节板水平放置在第一纵向调节机构的顶部;纵向弹簧轴向竖直安装在纵向调节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连接耳片安装在纵向弹簧的顶部;2个连杆水平对称设置在连接耳片的侧壁处;且每个连杆上设置有1个侧向调节机构;连接耳片的顶部伸出侧板;中心板水平设置在连接耳片的顶部;活动外壳沿周向环绕在中心板的侧壁,顶盖盖在活动外壳顶部开口处;纵向压杆轴向竖直放置;平衡板设置在纵向压杆的顶端;纵向压杆的轴向底端与中心板连接;纵向压杆的轴向顶端与平衡板下表面的中心连接;纵向拉杆轴向竖直放置,且纵向拉杆的轴向底端与平衡板上表面中心连接,纵向拉杆的轴向顶端与顶盖下表面中心连接;第二纵向调节机构设置在纵向拉杆上;n个支杆轴向竖直放置,且n个支杆沿平衡板周向均匀分布;n个支杆向上伸出载物板;载物板水平安装在n个支杆的顶端;被隔振物固定安装在载物板的上表面。
在上述的三向变刚度隔振装置,n为正整数,且n不小于4。
在上述的三向变刚度隔振装置,所述连杆的轴向一端通过单自由度铰链与连接耳片侧壁旋转连接;连杆的轴向另一端通过单自由度铰链与侧板内壁连接。
在上述的三向变刚度隔振装置,所述纵向压杆的轴向底端通过二自由度铰链与中心板连接,纵向压杆的轴向顶端通过二自由度铰链与顶盖连接;实现纵向压杆以二自由度铰链为基点的摆动。
在上述的三向变刚度隔振装置,放置被隔振物后,通过第一纵向调节机构调节纵向调节板的高度,实现改变纵向弹簧的压缩量及中心板的竖直高度;实现将2个连杆调整至水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45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