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透水混凝土路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4741.7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荒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9/02;E01C19/10;C04B28/00;C04B38/00;C04B38/08;C04B18/02;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726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透水 混凝土 路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路面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态透水混凝土路面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由上而下排列的面层、结构层、基层和基底层,所述结构层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所述基层为再生骨料;所述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水泥450‑580份,粉煤灰陶粒700‑900份,再生骨料260‑380份,减水剂6‑14份,余量为水。本发明中在制备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时,通过混合装置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使得套杆在搅拌过程中,速度产生变化,并进行摆动,同时内杆在套杆内进行抽动,从而有效提高整体混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透水混凝土路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空穴均匀的蜂窝状结构。一方面,在吸热和储热功能方面接近于自然植被所覆盖的地面,能够调节城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另一方面,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渗透能力,可以有效减小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资源,对于改善我国频繁发生的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将发挥重要作用,是现阶段我国大力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的一种具体体现。
透水混凝土路面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料进行混合搅拌,现有的混合装置在进行混合搅拌时,其搅拌桨的运动轨迹固定,导致整体混合效率较低,因此,针对该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混合装置的混合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态透水混凝土路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态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由上而下排列的面层、结构层、基层和基底层,所述结构层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所述基层为再生骨料;所述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水泥450-580份,粉煤灰陶粒700-900份,再生骨料260-380份,减水剂6-14份,余量为水。
一种生态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制备方法,所述粉煤灰陶粒混凝土通过如下方法制成:
S1、将粉煤灰陶粒充分浸湿,再风干20-24h;
S2、将粉煤灰陶粒和再生骨料投入混合装置,混合2min后,加入水泥、减水剂和适量水混合2min,最后将余量水全部加入混合4min;
S3、采用滚压工具滚压成型。
优选地,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底部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底盘,底盘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杆,安装杆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顶盘,顶盘连接有驱动机构,安装杆两侧均铰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套杆,套杆外侧开设有填充腔,填充腔内设置有内杆,内杆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撞击块,箱体两侧内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受撞块,撞击块和受撞块均设置成半球状,套杆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后端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侧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一弹簧,第一滑块后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和内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地,所述安装杆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二弹簧,第二滑块和套杆之间铰接有同一个第一支杆。
优选地,所述箱体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箱盖,箱盖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截面设置成L形,顶盘顶部开设有降速槽,降速槽截面设置成弧形,降速槽内滑动连接有降速块,降速块和降速槽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降速弹簧,连接杆和降速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地,所述箱体顶部一侧贯穿固定有进料斗,箱体前端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闸门,出料口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出料槽板。
优选地,所述撞击块和受撞块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凹槽,凹槽内粘接有永磁铁,两个永磁铁同名磁极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荒,未经吴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4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