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级间段气动保形的固体火箭及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95645.4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1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强;史晓宁;李新宇;李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15/36 | 分类号: | F42B1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焦海峰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级间段 气动 固体 火箭 分离 方法 | ||
1.一种级间段气动保形的固体火箭,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固体动力装置,相邻所述固体动力装置之间通过级间段连接,并在所述固体动力装置和所述级间段外形呈火箭外形体,在所述火箭外形体表面设置有保形装置,所述保形装置包括气动合力差发生装置(1)、连接解锁装置(2)以及至少两个柱状面(3),所述柱状面(3)通过所述连接解锁装置(2)连接在火箭外形体上,所述气动合力差发生装置(1)设置在所述柱状面(3)上;
至少两个所述柱状面(3)连接形成中空柱状结构,所述中空柱状结构安装在火箭外形体上,所述中空柱状结构用于使火箭外形体相邻两个级间段的外形保持一致;
所述气动合力差发生装置(1)包括第一舵面(11)和第二舵面(12),所述第一舵面(11)设置在所述柱状面(3)靠近火箭外形体头部的端部,所述第二舵面(12)设置在所述柱状面(3)靠近火箭外形体尾部的端部;
所述第一舵面(11)、第二舵面(12)与所述柱状面(3)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一舵面(11)和所述第二舵面(12)在所述夹角不同时产生气动合力差,以使所述柱状面(3)在所述连接解锁装置(2)的解锁作用下从火箭外形体上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间段气动保形的固体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舵面(11)和所述第二舵面(12)均包括舵面(4)和伺服动作组件(5),所述舵面(4)的一端通过铰接轴(6)与所述柱状面(3)连接,所述舵面(4)的背侧面中间位置通过所述伺服动作组件(5)连接在所述柱状面(3)上,所述伺服动作组件(5)用于驱动所述舵面(4)以所述铰接轴(6)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使所述舵面(4)与所述柱状面(3)的表面形成所述夹角,且所述夹角朝向火箭外形体飞行时的来流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级间段气动保形的固体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舵面(11)的所述舵面(4)在伺服动作组件(5)的驱动下与所述柱状面(3)的表面形成的夹角A;
所述第二舵面(12)的所述舵面(4)在伺服动作组件(5)的驱动下与所述柱状面(3)的表面形成的夹角B;
所述夹角A使所述第一舵面(11)的所述舵面(4)在火箭外形体达到设定飞行条件时所受的垂直火箭外形体方向的法向力最大;
所述夹角B小于所述夹角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级间段气动保形的固体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动作组件(5)包括伺服电机(51)、控制器、电源,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的支撑杆(52),所述支撑杆(52)远离所述伺服电机(51)的端部与所述舵面(4)中背侧面连接;
所述舵面(4)在所述控制器未产生伺服电机(51)的控制信号的初始状态时与所述柱状面(3)的表面贴合;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伺服电机和控制器进行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级间段气动保形的固体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解锁装置(2)包括固定连接所述柱状面(3)的连接块(21),所述连接块(21)通过爆炸螺栓(22)与火箭外形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56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