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能耗曝气高效反应澄清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5782.8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6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征晓勇;钟原;白轩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环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1 | 分类号: | B01D21/01;B01D21/02;B01D21/28;B01D2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毛辰杰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耗 高效 反应 澄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能耗曝气高效反应澄清池,其包括澄清池、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混合液提升组件、进液管、加药管、出液管以及排泥管;本发明通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机械搅拌澄清池和水力循环澄清池进行改进,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两者存在的缺陷,通过高压气体驱动叶轮和螺旋搅拌桨转动提升混合液,不仅解决了水力循环澄清池反应时间不够充分、加药量大且不适用大水量的技术问题,而且同时解决了机械搅拌澄清池能耗大且固液分离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的澄清池设置的混合液提升组件,当螺旋提升桨出现问题无法使用时,高压气体进入第一反应室后可以直接带动混合液上升回流,从而保证处理工作持续高效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能耗曝气高效反应澄清池。
背景技术
澄清池可分为泥渣悬浮型和泥渣循环型澄清池两大类,在废水的处理中常用的澄清池有:机械加速澄清池、水力循环澄清池、悬浮澄清池、脉冲澄清池。
水力循环澄清池是依靠进水水力能来完成池中混合反应,泥浆循环回流和水的分离处理,原水由池中心底部经喷嘴进入池内,喷嘴上面设混合室、喉管和第一反应室,喷嘴射流将池锥形底中大量矾花吸进混合室和原水混合,然后溢入第二反应室,第一、二反应室构成悬浮层区以澄清处理原水,第二反应室出水进入分离室,相当于进水量的澄清水向上流出,剩下的为回流量重新进入混合室。这种澄清池的优点是不需要机械搅拌设备、运行管理方便、锥底角度大、排泥效果好,但其存在反应时间较短、加药量大,且不适用大水量的技术问题。
机械搅拌澄清池(accelerator)是指利用机械使水提升和搅拌,促使泥渣循环,并使水中固体杂质与已形成的泥渣接触絮凝而分离沉淀的水池;这种澄清池中原水可以与泥渣充分反应,且加药量小,但是其能耗大,易出现机械故障且维修周期长、固液分离效果不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低能耗曝气高效反应澄清池。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能耗曝气高效反应澄清池,包括:
澄清池;
第一反应室:固设于所述澄清池内;
第二反应室:固设于所述澄清池内,且套设于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外侧,所述第二反应室的侧壁与所述澄清池的侧壁之间形成分离区;
混合液提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反应室内,以使原水和泥渣在第一反应室内均匀混合,并带动原水与泥渣的混合液上升进入第二反应室内进行二次反应;
进液管:与所述澄清池的侧壁固定连接,其出液端位于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内部;
加药管:与所述澄清池的侧壁固定连接,其出液端位于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内部;
出液管:与所述澄清池的侧壁固定连接,其进液端位于所述分离区的顶端;
以及,排泥管:与所述澄清池的侧壁固定连接,其进泥端位于所述澄清池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混合液提升组件包括:
进气管:与所述澄清池的侧壁固定连接,其出气口处安装有加压喷头,所述加压喷头的出气端位于所述第一反应室的内部下端;
螺旋提升桨: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反应室的中部;
以及,叶轮:固设于所述螺旋提升桨的旋转轴末端,且位于所述加压喷头的出气端。
优选的,所述螺旋搅拌桨采用轻质铝合金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澄清池的顶壁上设有有安装槽,所述螺旋搅拌桨的顶部固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密封块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环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环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5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