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疲劳高强度车桥桥壳用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5976.8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2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武巧玲;黄天华;呼智勇;徐伟;吴科敏;惠亚军;牛涛;李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2C38/14;B21B1/02;B21B1/04;B21B1/46;B21B3/02;B21B37/74;B21B45/02;B22D11/18;B22D11/22;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修雪静 |
地址: | 10004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强度 车桥桥壳用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疲劳高强度车桥桥壳用钢,其特征在于,以质量分数计,所述车桥桥壳用钢包括:C:0.16%~0.22%,Si:0.20%~0.40%,Mn:1.40%~1.60%,P≤0.015%,S≤0.005%,V:0.02%~0.04%,Nb:0.02%~0.04%,Ti:0.03%~0.05%,Alt:0.02%~0.05%,N<0.006%,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桥桥壳用钢,其特征在于,以体积分数计,所述车桥桥壳用钢的金相组织包括:铁素体:70%~80%,珠光体:20%~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桥桥壳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素体的晶粒尺寸为1.5μm~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桥桥壳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桥壳用钢的屈服强度大于500Mpa,抗拉强度≥650MPa,延伸率≥18%,冲击功≥60J。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桥桥壳用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含所述化学成分的钢水;
对所述钢水进行连铸、轧制和缓冷,得到车桥桥壳用钢;
所述连铸的钢水过热度为15℃~30℃,板坯拉速为0.85m/min~1.05m/min;
所述轧制依次包括轧制前加热、粗轧、精轧、轧制后冷却和卷取;
所述轧制前加热的出炉温度为1160℃~1250℃,在炉时间为150min~300min;
所述粗轧的出口温度为960℃~1050℃,所述精轧的终轧温度为810℃~860℃,所述卷取的温度为570℃~6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包括:在电磁搅拌和动态轻压下控制系统的条件下进行连铸;
所述连铸还包括:连铸后进行连铸二次冷却;所述连铸二次冷却的进水量为0.7L/kg~0.9L/kg。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轧包括:热连轧产线上进行粗轧轧制,所述粗轧的R2出口温度为980℃~1040℃;
所述粗轧还包括:在1+5道次模式下进行轧制;
所述粗轧的中间坯厚度为50mm~58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包括N个轧机和N-1个机架间冷却喷嘴,所述机架间冷却喷嘴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轧机之间,N-1个所述机架间冷却喷嘴的开启度都为70%~8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后冷却包括:以层流冷却进行轧制后冷却;
所述层流冷却包括前段冷却,所述前段冷却包括上层冷却和下层冷却;
所述上层冷却的冷却水流量为100m3/min~120m3/min,所述下层冷却的冷却水流量为120m3/min~150m3/min;
所述前段冷却的冷却速度为35℃/s~45℃/s。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冷包括入坑缓冷,所述入坑缓冷的温度>400℃,缓冷时间为48h~7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59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