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合金四层结构成形方法和模具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96198.4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1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琛;姚为;李保永;刘伟;秦中环;丁科迪;何慧敏;李宏伟;李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6;B21D39/02;B21D2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姚东华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结构 成形 方法 模具 组件 | ||
1.一种钛合金四层结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层结构包括:上蒙皮、上芯层、下芯层和下蒙皮;成形方法包括:
在超塑成形前,在所述下蒙皮上设置第一筋条,并在所述第一筋条上涂抹阻焊剂;在所述下芯层上设置第一芯层筋格区域,所述第一筋条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芯层筋格区域间的间隙相对应;
对设置有所述第一筋条的下蒙皮进行预成形;
依次叠放所述上蒙皮、所述上芯层、所述下芯层和所述预成形下蒙皮;
对叠放后的所述上蒙皮、所述上芯层、所述下芯层和所述预成形下蒙皮执行超塑成形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设置有所述第一筋条的下蒙皮进行预成形,包括:
所述下蒙皮进行热压,热压后所述下蒙皮形变量为最终形变量的6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次叠放所述上蒙皮、所述上芯层、所述下芯层和所述下蒙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超塑成形前,在所述上蒙皮上设置第二筋条,在所述上芯层上设置第二芯层筋格区域,所述第二筋条与相邻的所述第二芯层筋格区域间的间隙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筋条上涂抹阻焊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次叠放所述上蒙皮、所述上芯层、所述下芯层和所述预成形下蒙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上蒙皮进行预成形,所述上蒙皮形变量为最终形变量的6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叠放所述上蒙皮、所述上芯层、所述下芯层和所述预成形下蒙皮,包括:
在所述上蒙皮和所述上芯层之间设置第一通气管路;
在所述上芯层和所述下芯层之间设置第二通气管路;
在所述下芯层和所述预成形下蒙皮之间设置第三通气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叠放后的所述上蒙皮、所述上芯层、所述下芯层和所述预成形下蒙皮执行超塑成形流程,包括:
通过热成形机将所述上蒙皮、所述上芯层、所述下芯层和所述预成形下蒙皮加热到扩散连接温度;
通过所述第一通气管路向所述上蒙皮、所述上芯层之间充气,同时通过第三通气管路向所述预成形下蒙皮、所述下芯层之间充气,以使所述上芯层和所述下芯层完成扩散连接;
通过所述第二通气管路向上芯层、下芯层之间充气,芯层筋格分别向靠近所述上蒙皮的方向和挤压所述预成形下蒙皮的方向伸长,并通过所述第一通气管路排出所述上蒙皮、所述上芯层之间的气体,通过第三通气管路排出所述预成形下蒙皮、所述下芯层之间的气体。
8.一种钛合金四层结构制备模具组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成形模具和下成形模具;
所述上成形模具和下成形模具扣合形成第一空间结构;
所述下成形模具还用于制备预成形上蒙皮和预成形下蒙皮;
所述预成形上蒙皮和所述预成形下蒙皮扣合形成第二空间结构;
所述第二空间结构与所述第一空间结构形状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成形模具包括:可移动成形板和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通过改变自身尺寸控制所述可移动成形板的移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
所述限位件以所述第一尺寸限制所述可移动成形板移动时,所述下成形模具用于所述上蒙皮和所述下蒙皮的预成形;
所述限位件以所述第二尺寸限制所述可移动成形板移动时,所述下成形模具用于制备钛合金四层结构的下半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61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基因观察仪及其观察方法
- 下一篇:河道生态治理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