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打压植骨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96822.0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0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沈锦涛;华茂奇;李强;武圣超;李基威;王上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A61F2/28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李晓峰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股骨头 坏死 打压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打压植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钢板、定位钢板、打压装置和牵拉装置,支撑钢板中心处开设中心孔,中心孔截面为锥形,在中心孔直径方向的两端对称开有锥孔,中心孔能够螺接密封塞,在支撑钢板上的锥孔两侧还开有沉孔,沉孔内开有内螺纹,沉孔用于螺接牵引螺栓,定位钢板中心位置设有导管,定位钢板上开有通孔,通孔数量不少于四个,通孔用于容纳牵引螺栓,牵引螺栓能够穿过通孔将支撑钢板与位定钢板拼接固定,所述导管端部开有外螺纹。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打压植骨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中,不能在打压植骨时对股骨头进行定位而造成的软骨帽受挤压损伤和所打压植入的骨松质颗粒打压不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外科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打压植骨支撑装置,用于早期股骨头坏死后的修复。
背景技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好发于 30~50 岁青壮年人群,是髋关节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患病后如未得到系统有效的治疗,80% 患者将在 1~4 年内出现股骨头变形、塌陷,塌陷后股骨头关节面不光滑,软骨磨损加快,髋关节失去稳定性,将迅速进入骨关节炎期,发生不可逆转的病理及结构变化,最终只能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因此,股骨头塌陷是一个重要的病程节点,临床近中期随访结果表明,股骨头塌陷前进行保髋术式干预能有效延缓股骨头坏死病程。其中,向股骨颈内移植异体腓骨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延缓股骨头坏死病程,并且向股骨颈内移植异体腓骨的治疗方法骨质结构重建质量高,在减压同时可恢复股骨头强度,对股骨头后期有更好的力学支撑,在坚硬的腓骨与软骨帽之间的松质骨打压植骨也是必须的,不但避免了软骨下的应力集中,同时为新骨重建提供支架。
现有的打压植骨方法手术过程中由于需要分层次的向所开的股骨颈减压通道以及移植的腓骨与软骨帽之间进行打压植骨,在打压植骨过程中需要将所植入的骨松质颗粒压实,在对骨松质颗粒打压压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股骨头在髋臼内频繁的窜动,股骨头受到打压震动后软骨帽也会受到挤压,尤其会受到骨松质内坏死变硬的骨结构的挤压而损伤,软骨帽损伤对股骨头修复是极为不利的,并且在打压植骨时股骨头由于没有被有效的固定而窜动,股骨头随打压植骨窜动会造成减压股颈通道内的骨松质颗粒不能被压实,而未压实的骨松质颗粒会严重延迟骨质结构的重建,进而会影响股骨头坏死区的修复,是并且现有的打压植骨方法所使用的工具中没有能够对股骨头进行定位支撑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打压植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钢板、定位钢板、打压装置和牵拉装置,支撑钢板用于泄压髓芯打压植骨和腓骨植入后的支撑,定位钢板用于髓芯打压植骨时对打压装置进行定位导向,打压装置可以和定位钢板中的导管连接用于打压植骨装置的固定和导向,牵拉装置用于在支撑钢板和定位钢板组合后对其进行牵拉,防止在打压植骨时股骨头的软骨帽在位于髋臼时被股骨头中坏死变硬的骨结构挤压而受损。
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打压植骨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中,不能在打压植骨时对股骨头进行定位而造成的软骨帽受挤压损伤和所打压植入的骨松质颗粒打压不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股骨头坏死的打压植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钢板、定位钢板、打压装置和牵拉装置,所述支撑钢板中心处开设中心孔,所述中心孔截面为锥形,更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孔外表面直径尺寸小于内表面直径尺寸,中心孔的锥形设计实现了在使用导针定位坏死区域时中心孔边缘区域不会对导针造成阻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6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