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灵敏度白坚木皮醇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97657.0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6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刘子超;郭建峰;王海滨;高莉;史楠;胡培毅;郄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度 白坚木皮醇 分子 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灵敏度白坚木皮醇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取羧基官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细粉分散在含有羧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中,超声波处理120 min后,得到均质的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羧甲基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4℃保存备用;
S2:采用滴涂法制备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羧甲基纤维素修饰的玻碳电极:在预处理过的玻碳电极上滴涂步骤S1得到的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羧甲基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在红外灯下干燥,得到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羧甲基纤维素修饰的玻碳电极;
S3:采用循环伏安法得到纳米金/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羧甲基纤维素修饰的玻碳电极:将步骤S2中得到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及铂电极为辅助电极置于含HAuCI4的H2SO4中进行电沉积,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电沉积纳米金得到纳米金/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羧甲基纤维素修饰的玻碳电极,工作条件为:电位扫描范围为-0.2~1.2V,扫速为50mV/S,扫描圈数为3~7圈;
S4:在摩尔浓度为0.1mol/L、pH=7 的PBS缓冲溶液中加入邻苯二胺和白坚木皮醇,混合溶液中邻苯二胺的摩尔浓度为0.02mol/L,白坚木皮醇与邻苯二胺的摩尔浓度之比1:1~1:5;
S5:在步骤S4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持续通入高纯氮气20min,然后将步骤S3得到的纳米金/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羧甲基纤维素修饰的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及铂电极为辅助电极浸入混合溶液中形成三电极体系,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电化学聚合在纳米金/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羧基化纤维素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形成白坚木皮醇的邻苯二胺聚合物薄膜,工作条件为:电位扫描范围为0~0.8V,扫速为50mV/S,扫描圈数为15~25圈;
S6:将纳米金/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羧基化纤维素修饰的印迹电极放入乙醇-水的溶液中浸泡15min,乙醇-水的体积比为4:1,用于从白坚木皮醇分子印迹的邻苯二胺聚合物薄膜中除去白坚木皮醇,然后用二次水洗净得到纳米金/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羧基化纤维素修饰的白坚木皮醇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敏度白坚木皮醇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的工作条件的扫描圈数为20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76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