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阻尼平衡自调节一体化锚泊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0765.9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7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菊山;董迪;梁奇兵;蒲绍志;方伟伟;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B1/66 | 分类号: | B64B1/66;B64B1/50;B60P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静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平衡 调节 一体化 锚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阻尼平衡自调节一体化锚泊车,其采用拖车实行快速运输和转场到放飞现场,可自行展开。根据现场场地情况调整升降支腿位置,通过携带固定重压墩和其它固定装置实现与地面的牢靠固定。锚泊车工作时,通过阻尼器、配重模块和上平台伸缩调节装置等部件自动调节实现平衡因风力和风向改变造成系留气球对锚泊车的牵引拉力大小的影响,提高锚泊车的可靠性和自适应能力。本锚泊车机动性和自适应能力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实用和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留气球的地面锚泊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系留气球放飞、驻留、回收和设备运输的机动一体化锚泊车,属于系留气球锚泊车工程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系留气球是使用缆绳将其拴在地面绞车上并可控制其在大气中飘浮高度的气球;升空高度基本是1km及以下,主要应用于对流层应急通讯和对地观测等。
系留气球是一种依靠气囊内的浮升气体获得浮力,并用缆索拴系固定的浮空器。借助于系留缆索、气动升力和富裕浮力,可以在空中特定范围内实现定高度、长时间驻留。
锚泊车是用于牵引系留气球的装置,目前锚泊车大都采用牵引底盘和半挂车连接的结构,其机动性有很大提升,但其适应环境因素改变(如风力和风向的骤变)的性能没有根本提升。现有的锚泊车技术,不是环境适应能力差就是整体自动集成化程度不高,系留气球的收放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极大,尤其在现场风速风向骤变等恶劣的情况,锚泊车的平衡自调节能力不足,难以保证系留气球工作安全和可靠。
鉴于系留气球的工作模式,外界环境因素改变一直是影响其正常工作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目前系留气球均是通过地面锚泊车的作用实现其升空、长时驻空和回收等锚泊作业。地面锚泊车的安全可靠和技术性能直接影响着系留气球工作的成败。因此如何实行人为可控系留气球在升空和回收等工作过程中地面锚泊车自动追风自由旋转摆动速度,同时平衡承受风载的受力不平衡,维持锚泊车的运行安全和牢靠着地,是攻克系留气球技术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带阻尼平衡自调节一体化锚泊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锚泊车的平衡自调节能力不足,难以保证系留气球工作安全和可靠的问题。
本方案是这样进行实现的:
一种带阻尼平衡自调节一体化锚泊车,包括底盘、上平台、地面支撑部、气球支撑部、配重部和拉动部;所述上平台与底盘之间设置有回转部,上平台通过回转部与底盘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回转部上设置有阻尼结构,所述地面支撑部设置在底盘上,所述气球支撑部可相对于上平台进行来回移动;所述配重部设置在气球支撑部上,配重部可相对于气球支撑部在其长度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于锚泊车整体重心的调节;所述拉动部设置在上平台上。
基于上述带阻尼平衡自调节一体化锚泊车结构,上平台支架靠近上平台的端部上设置伸缩内筒,上平台上靠近上平台支架的端部上设置有伸缩外筒,所述伸缩外壳套设在伸缩内筒上。
基于上述带阻尼平衡自调节一体化锚泊车结构,所述上平台支架上设置有连接横板和连接竖板;所述连接竖板设置在两伸缩内筒之间,所述第一伸缩调节装置的一端设置在上平台底部位置,另一端与连接竖板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调节装置与连接竖板的接触部设置在连接竖板的中心位置;所述连接横板设置在连接竖板之间的中心位置;所述配重部设置在连接横板上,所述连接横板下部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垂直与连接横板两边侧位置,连接横板与两侧板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两侧板上设置相对应的滑动槽;所述连接横板上设置有第三滑轮。
基于上述带阻尼平衡自调节一体化锚泊车结构,所述配重部设置在第一腔体中,所述配重部包括第二伸缩调节装置、配重块和滑动座;所述第二伸缩调节装置一端与连接竖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座连接,所述配重块与滑动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滑动座设置在滑动槽中,滑动座在外力推动下可以沿滑动槽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07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丙环唑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于语音分析识别的服务处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