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101007.9 申请日: 2021-09-18
公开(公告)号: CN114085267B 公开(公告)日: 2023-04-25
发明(设计)人: 徐振林;傅慧君;罗林;王弘;孙远明;沈玉栋;雷红涛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7K7/06 分类号: C07K7/06;C12N15/11;C12N7/01;G01N33/577;G01N33/543;G01N33/53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段卉
地址: 510642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氨基 甲酸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氨基甲酸乙酯衍生物模拟表位肽代替抗原建立竞争型噬菌体酶联免疫分析法(phage‑ELISA),氨基甲酸乙酯衍生物模拟表位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或5所示。其为首次报道的与氨基甲酸乙酯衍生物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模拟表位肽;利用本发明中所述的噬菌体展示模拟表位肽的噬菌体可以建立灵敏,快速的竞争型酶联免疫分析法;构建的竞争型免疫分析方法,ICsubgt;50/subgt;为0.89ng/mL,检测限为0.01ng/mL。与传统的基于半抗原的免疫分析方法灵敏度相比,本方法的灵敏度提高了928倍;建立的竞争型免疫分析方法对氨基甲酸乙酯的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又名尿烷,在发酵食品食品领域中生产和储存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副产物。大量研究表明氨基甲酸乙酯可以诱导肺肿瘤、淋巴癌、肝癌、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EC的污染已成为近年来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之一。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EC列为2A类致癌物。因此,对发酵食品中的EC分析检测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EC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等,这些方法虽广泛应用,灵敏度高,但是对样品的前处理具有较高要求,且设备昂贵,无法实现现场快速检验,因此近年来快速,便捷的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原理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得到迅猛发展。EC由于不含有能够诱导免疫反应的结构,且具有超低的分子量(89.09Da),至今对其进行高灵敏直接免疫检测未能突破。目前仅能基于检测其衍生物的方式进行免疫分析检测。方法建立过程中,必要的检测全抗原的合成一直存在反应步骤繁琐,合成原料昂贵,制备过程威胁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限制因素。中国专利CN201410533042.1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分光光度方法;中国专利CN201410365882.1公开了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方法;中国专利CN201410365881.7公开了薄层色谱法半定量测定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

利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淘筛得到的模拟表位肽可成功代替免疫分析方法中的完全抗原,建立的异源免疫分析方法比传统的化学抗原免疫分析方法显著提升。该方法筛选方便省时省力,成本低廉,性质稳定,最重要可降低实验人员的暴露有毒环境的风险。模拟表位肽代替抗原在免疫系统分析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国内外应用于EC分析检测的模拟表位蛋白尚未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其利用氨基甲酸乙酯衍生物模拟表位肽代替抗原建立竞争型噬菌体酶联免疫分析法(phage-ELISA),用于EC的检测。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氨基甲酸乙酯衍生物模拟表位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氨基甲酸乙酯衍生物模拟表位肽的基因。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噬菌体。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另一种噬菌体。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氨基甲酸乙酯的试剂盒。

本发明的第七个目的是提供所述氨基甲酸乙酯衍生物模拟表位肽、所述基因、所述噬菌体、和/或所述另一噬菌体任意一种或几种在检测氨基甲酸乙酯衍和/或氨基甲酸乙酯衍生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八个目的是提供所述氨基甲酸乙酯衍生物模拟表位肽、所述基因、所述噬菌体、和/或所述另一噬菌体任意一种或几种在制备检测氨基甲酸乙酯衍和/或氨基甲酸乙酯衍生物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10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