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丘陵区玉米专用肥及丘陵区玉米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1561.7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6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松;卢庭启;曾祥忠;周子军;秦鱼生;陈琨;喻华;上官宇先;何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5G3/40 | 分类号: | C05G3/40;C05G1/00;C05F11/00;C05F15/00;A01G22/20;A01G22/00;A01G22/25;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为知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67 | 代理人: | 杨宜付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丘陵 玉米 专用肥 种植 方法 | ||
1.一种丘陵区玉米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肥总养≥50%,N-P-K:28-11-11,控释氮≥14%。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专用肥的丘陵区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施绿肥
9月~10月根据茬口适时播种绿肥;绿肥生长期间不施任何肥料,绿肥在玉米播种前将绿肥切断、翻压;
2)玉米播前施用有机渣肥;
3)旋耕整地
作业层深度≥12cm,作业层深度合格率≥85%,层内直径大于4cm的土块≤5%,地表残秆残留量≤200g/m2,表土细碎、地面平整、无板结且上虚下实;
4)选择适合旱坡耕地自然条件、抗逆性强以及氮磷高效的玉米品种;
5)种肥同播,
株距12cm~31cm,行距50cm~75cm,播深4cm~6cm;每公顷成苗密度5.25万~6.75万株;
所述专用肥施于种子下方,离种子5c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丘陵区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品种为成单716或川单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丘陵区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肥为光叶苕子、肥田萝卜、黑麦草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丘陵区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肥为光叶苕子、肥田萝卜、黑麦草中混播,绿肥播种比例为光叶苕子:肥田萝卜:黑麦草=3:1: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丘陵区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肥的播种量分别为光叶苕子30kg/hm2、肥田萝卜10kg/hm2、黑麦草15kg/hm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丘陵区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渣肥的施用量为3000-4000kg/hm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丘陵区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肥施用控氮50%,释放期为90天。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丘陵区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肥的用量为45kg/每亩。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丘陵区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渣肥为油菜渣、腐熟牛粪、腐熟羊粪、猪粪、鸡粪或菌渣中的一种或多种,施用前测定有机渣肥的含氮量,以常规施肥水平为标准,替代15%的化肥纯氮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15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