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文件热度的分布式存储节点负载调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2564.2 | 申请日: | 202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3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昌;韩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锦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9/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文件 热度 分布式 存储 节点 负载 调整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文件热度的分布式存储节点负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服务器获取到的每个文件的访问情况,获取每个文件在当前周期内老用户和新用户的访问量;
根据每个文件当前周期内老用户和新用户的访问量,预测其在下个周期内老用户访问量;
获取服务器中当前周期内文件的搜索量,并根据被搜索文件的搜索量预测下个周期该被搜索文件的访问量,将该被搜索文件的访问量作为下个周期预测的新用户访问量;
根据预测的每个文件在下个周期内老用户访问量和新用户的访问量,得到文件的预测热度,并对每个文件所在的存储节点进行热度平衡调整。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文件热度的分布式存储节点负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文件在下个周期内老用户的访问量预测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对每个文件的总访问次数判断该文件性质,利用对文件性质判断的结果获得老用户对每个文件的平均访问次数Mi和平均访问间隔Gi;
根据每个文件的平均访问次数Mi、平均访问间隔Gi和老用户的访问情况,得到下个周期内所有老用户对该文件的总访问次数Ni。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文件热度的分布式存储节点负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性质判断方法为:
若到当前时刻为止对所述文件的访问次数mi超过第一阈值的用户数占总用户数占比超过第二阈值时,将该文件视为高频访问文件,并将mi平均值向上取整后记为平均访问次数Mi,反之将该文件视为低频访问文件,此时平均访问次数Mi=1。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文件热度的分布式存储节点负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个周期内所有老用户对该文件的总访问次数Ni获取方法为:
当mi≥Mi时,该用户在下个周期对该文件访问次数为0,当mi<Mi时,该用户对该文件后续访问次数为nik=Mi-mi,通过平均访问间隔Gi和该用户对该文件的最后一次访问时间tik计算该用户对该文件的后续nik次的访问时间:tik1=tik+Gi,tik2=tik+2Gi,…,
设下个周期的时间范围为[(w-1)T,wT],其中所述下个周期为截至目前时序上第w个周期,T为周期长度,则对于用户k的上述nik个访问时间,分别判断上述nik次访问时间点是否落在时间范围[(w-1)T,wT]内,将在该时间范围内的访问时间的个数记为Nik,即为用户k在下个周期内对文件i的访问次数Nik;
下个周期内老用户对该文件的总访问次数其中K为所有mi<Mi的用户数量。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和文件热度的分布式存储节点负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个周期新用户访问量的预测方法为:
根据当前周期所述文件被搜索量与下个周期新用户对所述文件的访问量之间的数据拟合关系,得到下个周期内新用户对所述文件的访问次数N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锦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锦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25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加速器监测电离室
- 下一篇:一种黑臭水体异物分离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