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系统供回水温差辨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2912.6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1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辉;黄玉林;潘曦;贾珍;沈丹丹;杜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6 | 分类号: | F24F11/46;F24F11/62;F24F11/70;F24F110/20;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系统 回水 温差 辨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供回水温差辨识方法,属于空调系统运行调适与诊断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对空调水系统温差影响因素定量刻画,难以指导系统运行及调适的问题。该方法,首先,获取空调末端的性能测试参数;其次,建立空调系统末端换热模型;然后,根据所述空调系统末端换热模型及空调末端额定工况参数,求解计算空调末端未知的性能参数,进而确定空调末端额定工况下的供回水温差;最后,根据空调末端换热模型及空调末端系统实际运行参数,求解计算空调末端未知的性能参数,依次辨识空调系统供回水温差的变化。该方法可有效辨识空调水系统供回水温差,量化刻画供回水温差形成的影响因素,可为空调水系统调适与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运行调适与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供回水温差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能耗是公共建筑中的能耗大户,而空调水系统又是空调系统能耗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实际工程中发现大多数空调水系统“大流量小温差”现象严重,导致系统运行存在能耗高能效低等问题。空调系统供回水温差影响因素多而复杂,现有技术对水系统小温差的原因进行了大量诊断与分析,但多为定性描述,不能对水系统温差影响因素定量刻画,难以指导系统运行及调适。
因此,如何拆分空调系统最终供回水温差的形成过程,辨识温差的形成主要原因,提出一种空调系统供回水温差辨识方法,为空调水系统诊断、调适提供指导依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空调系统供回水温差现有诊断、调适技术与方法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供回水温差辨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空调系统供回水温差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空调末端性能测试参数,所述空调末端性能测试参数包括空调末端风机盘管或表冷器的进风干湿球温度、风量、水量、进水温度、全热量、显热量;
步骤S2、建立空调系统末端换热模型;
步骤S3、根据所述空调系统末端换热模型及空调末端额定工况参数,求解计算空调末端未知的性能参数,进而确定空调末端额定工况下的供回水温差,所述空调末端未知的性能参数包括空调末端换热量、出水温度、出风温度;
步骤S4、根据空调末端换热模型及空调末端系统实际运行参数,求解计算空调末端未知的性能参数,依次辨识空调系统供回水温差的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空调末端全热系数模型为:
其中,KF为传热系数与传热面积的乘积;ξ为析湿系数;V为空调末端风量,kg/s;W为空调末端盘管水流量,kg/s;A、B、m、p和q为模型拟合系数;
空调末端传热系数模型中的析湿系数ξ的表达式为:
其中,h1和h2分别为空调末端进出口空气的焓,kJ;t1和t2分别为进出口空气的干球温度,℃;cp为空气比热,kJ/(kg·℃);
空调末端全热交换效率模型为:
其中,Eg为空调末端的全热交换效率;γ为水当量数;Ntu为传热单元数;
所述的空调末端全热交换效率修正系数为:
α=kVe
其中,α为修正系数;k、e为模型拟合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2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