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水采样和监测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3930.6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7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季瑞利;周志超;陈恒瑞;付馨雨;李杰彪;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33/1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创世宏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93 | 代理人: | 王鹏鑫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水 采样 监测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地下水采样和监测设备,至少部分所述设备位于钻孔中,所述钻孔围成第一空间(2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分层装置(100),所述分层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体积可变的封隔器(110),所述封隔器(110)用于将所述第一空间(20)分隔成至少一个沿所述钻孔轴向分布的密闭的样本空间(21),所述分层装置(100)还包括定位管(120),所述定位管(120)将所有所述封隔器(110)串联,所述定位管(120)包括多个定位管段(121);
监测装置(200),所述监测装置(200)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测量地下水物理参数的检测件(210),每个所述检测件(210)位于一个所述样本空间(21),所述检测件(210)与所述分层装置(100)连接;
采样装置(300),所述采样装置(300)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采集所述地下水的采集容器(310),每个所述采集容器(310)位于一个所述样本空间(21),所述采集容器(310)与所述分层装置(100)连接;
所述定位管(120)的一端密封;其中,所述定位管(120)和所述封隔器(110)连通设置,所述检测件(210)连接在所述定位管(120)的外壁,所述采集容器(310)连接在所述定位管(120)的外壁;
所述采样装置(300)还包括:收集容器(320),用于容纳采集到的地下水;出水管(330),所述出水管(3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收集容器(320)和所述采集容器(310)连通,所述采集容器(310)内的地下水能够通过所述出水管(330)进入所述收集容器(320);输送器(340),用于将所述采集容器(310)内的地下水通过所述出水管(330)输送至所述收集容器(320);进水管(350),所述进水管(3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采集容器(310)和所述样本空间(21)连通,所述样本空间(21)内的地下水能够通过所述进水管(350)进入所述采集容器(310);
至少一个引线管(400),每个所述引线管(400)位于一个所述样本空间(21)内;其中,每个所述引线管(400)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封隔器(110)和一个所述定位管段(121)连接,每个封隔器(110)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定位管段(121)和一个引线管(400)连接,所述定位管段(121)、所述封隔器(110)和所述引线管(400)连通设置;
其中,所述输送器(340)还包括:输气管(341),所述输气管(341)与所述采集容器(310)连通,用于向所述采集容器(310)输气或排气,以增大或减小所述采集容器(310)中的压力;
所述引线管(400)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封隔器(110)和一个所述定位管段(121)连接,所述引线管(4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引线孔(440),所述引线管(400)设置有容置腔(430),所述引线孔(440)和所述容置腔(430)连通;
所述采集容器(310)连接的所述输气管(341)和所述出水管(330)穿过所述引线管的所述引线孔(440);
所述输气管(341)和所述出水管(330)依次穿过所述定位管段(121)、所述封隔器(110)和所述引线管(400)的容置腔(4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管(120)的底端密封,所述定位管(120)的底端为仅有一端连接有所述引线管(400)的定位管段(121)的另一端;
每个所述检测件(210)和每个所述采集容器(310)连接在一个所述定位管段(121)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管(4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410)和第二连接孔(420),所述第一连接孔(410)、所述容置腔(430)和所述第二连接孔(420)连通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孔(410)与所述封隔器(1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420)和所述定位管段(12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封隔器(110)和所述定位管段(121)可拆卸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39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服务器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