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4175.3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3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祥洲;贾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能之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55/02 | 分类号: | C08F255/02;C08F222/06;C08F2/38;C08L23/12;C08L5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邰红;吕小羽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永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来 酸酐 接枝 聚丙烯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熔融接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丙烯、马来酸酐和接枝助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组分,其中所述接枝助剂是苯乙烯/烯烃共聚物;和
(2)将所述混合组分、引发剂和抗氧剂,分别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下料段、反应段前端和反应段后端导入到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接枝反应后,挤出造粒得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助剂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聚丙烯是100份,马来酸酐是0.1-5份,接枝助剂是0.1-2.5份,引发剂是0.01-0.1份,抗氧剂是0.1-0.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是56:1至72:1;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机筒数是15至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是64: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机筒数是16。
7.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各机筒温度是180℃-280℃;主机转速是250-550 rpm/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各机筒温度是200℃-25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机转速是300-450 rpm/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段是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第1节机筒;反应段前端是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第3至8节机筒;反应段后端是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第10至14节机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段前端是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第5节机筒。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段后端是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第13节机筒。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是均聚聚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和无规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或过氧化二异丙苯。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是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和硫代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16.一种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17.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18.一种汽车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零部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19.一种汽车内饰,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内饰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能之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能之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41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