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矸石分拣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4442.7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4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汪俊;彭剑林;杨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息 融合 矸石 分拣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矸石分拣方法和系统,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搭建矸石特征提取模型,并训练矸石特征提取模型;利用红外相机获取传送带上的煤与矸石图像,利用线激光传感器获取煤与矸石点云;将煤与矸石图像输入矸石特征提取模型,利用矸石特征提取模型获取矸石位置;将矸石位置映射到煤矸石点云,利用分割算法,获取单个矸石点云;利用PCA主成分分析法生成单个煤矸石点云最小包围盒,进而获得矸石姿态;结合矸石位置与姿态,控制机械臂到达对应位置,并调整机械臂姿态,对矸石进行夹取。本发明将矸石图像与点云信息结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矸石自动分拣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矸石分拣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与矸石分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矸石分拣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作为传统能源之一,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附带物,其含碳量低,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影响煤炭燃烧效率,因而煤矸石分拣是煤炭生产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矸石分拣,以手工分拣为主,一方面,分拣现场环境机器恶劣,大量粉尘及噪声严重危害工人健康,另一方面,由于人会存在一定惰性,在检查松懈的情况下,会导致大量矸石漏拣,进而导致煤炭质量下降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针对矸石分拣也出现了射线识别法以及图像识别法,然而,射线识别法辐射强度达,对人体有潜在危险,且需要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防止辐射泄漏,会导致设备成本大大增加;图像识别法主要利用传统图像识别,在煤与矸石极其相似的情况下,识别精度不高,分拣难度大。
近年来,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深度学习对计算机视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提取具有很好的鲁棒性。线激光传感器可以快速高效获取物体点云,可用作矸石姿态估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矸石分拣方法和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矸石分拣系统,包括:机械臂、线激光传感器、红外相机、光源、分流器、工控机;
所述机械臂,用于抓取矸石;
所述红外相机与线激光传感器安装在运送煤与矸石的传送带上方;
所述线激光传感器,用于获取煤和矸石点云数据;
所述红外相机,用于获取煤和矸石图像;
所述光源,用于为红外相机打光;
所述分流器,用于将上流煤和矸石分流,使煤和矸石能分列进入传送带;
所述工控机,用于控制系统各部件运行。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矸石分拣,包括:
步骤1: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搭建矸石特征提取模型,并训练矸石特征提取模型;
步骤2:利用红外相机获取传送带上的煤与矸石图像,利用线激光传感器获取煤与矸石点云;
步骤3:将煤与矸石图像输入矸石特征提取模型,利用矸石特征提取模型获取矸石位置;
步骤4:将矸石位置映射到煤矸石点云,利用分割算法,获取单个矸石点云;
步骤5:利用PCA主成分分析法生成单个煤矸石点云最小包围盒,进而获得矸石姿态;
步骤6:结合矸石位置与姿态,控制机械臂到达对应位置,并调整机械臂姿态,对矸石进行夹取。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步骤1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4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