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大镜检测治具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4903.0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0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曾沐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龙标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9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鸿基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大镜 检测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放大镜检测的领域,涉及放大镜检测治具及检测方法,其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设置有开口向上并用于放置工件的放置槽,放置槽包括与工件侧壁抵接的侧壁,放置槽的侧壁的内壁设置有照明件,照明件的入射光线与工件的侧壁的夹角为45°~90°。本申请具有减小放大镜的检测难度,提升放大镜的检测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放大镜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放大镜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放大镜能将细小的物品放大成像,使人们能更加清楚直观地观察细小的物品或结构,给人们的观察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放大镜加工成型和运输的过程中,加工的误差或者运输过程中的磕碰都有可能造成放大镜的破损,使放大镜的内部存在气泡或者细小的裂纹等瑕疵,因此常需要对加工成型后的放大镜进行检测,将存在瑕疵的放大镜取出进行返工,以提升放大镜出厂时的合格率。
目前放大镜的检测过程主要使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检测,即依靠检测人员肉眼对镜片进行观察,但由于气泡和细小裂纹的体积较小,检测时需要依靠检测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检测的难度较大且费时费力,检测的效率较低,同时容易漏过存在瑕疵的放大镜,造成放大镜出厂的合格率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放大镜的检测难度,提升放大镜的检测效率,本申请提供放大镜检测治具及检测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放大镜检测治具及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放大镜检测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设置有开口向上并用于放置工件的放置槽,放置槽包括与工件侧壁抵接的侧壁,放置槽的侧壁的内壁设置有照明件,照明件的入射光线与工件的侧壁的夹角为45°~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工件放置于放置槽中时,工件的侧壁与放置槽的内壁相抵接,开启照明件,通过放置槽内壁上设置的照明件从工件的侧壁向工件的内部进行照射,利用光源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当光线照射到工件内部的气泡或细小裂纹等瑕疵时,光线发生不规则的反射和折射,使得存在瑕疵的部位的亮度更高,由此,检测人员能快速发现工件中存在的瑕疵,并及时取出存在瑕疵的工件。通过上述方式能减小检测人员检测工件的难度,同时能提高检测人员检测工件的准确性,以减小漏过存在气泡或细小裂纹的工件的可能性,提升工件出厂的合格率。
可选的,所述放置槽的侧壁设置有贯穿放置槽侧壁的若干抓取槽,抓取槽与放置槽的开口处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工件放置入放置槽完成检测后,检测人员能通过抓取槽能快速拿捏工件的侧壁,从而抓取住工件将工件快速取出,提升检测人员取出工件时的便捷度,提升检测的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底壁上设置有贯穿放置槽的底壁的透光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槽的底壁上的透光孔能增加放置槽的透光度,使放置槽更加通透,照明件对工件照射的光能从透光口射出,使工件折射出的光不会在槽底再次反射使工件变得刺眼,从而使工件完好处的更加通透,完好处的亮度和瑕疵处的亮度区别更加明显,以便于检测人员能快速区分工件的完好处和瑕疵处。
可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开口处呈扩口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口状的放置槽有利于检测人员快速精准地将工件放入放置槽中,提升检测人员检测工件时的使用便捷度。
可选的,所述放置槽的侧壁包括若干侧板,侧板与治具本体之间设置有松紧组件,所述松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治具本体上的滑槽和设置于侧板上的滑块,滑块与滑槽相适配,若干滑槽沿滑移方向相对设置;还包括侧板上设置的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治具本体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龙标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龙标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4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