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少废料、多数量产出的垫圈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5170.2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2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冯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一鸣 |
主分类号: | B21K1/76 | 分类号: | B21K1/76;B21J5/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彭春艳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料 多数 产出 垫圈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少废料、多数量产出的垫圈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截取坯料:从直径等于垫圈中间通孔直径的线材上剪切截取一个坯料,所述坯料的长度L为n个垫圈成品用料长度A、加一个废料用料长度C、加一个进模具扶正的废料用料长度D,其中n≥2;初锻:将截取的坯料成型出一个依序具有一个扁平部,及一个自扁平部后侧中央向后凸伸的凸伸部的雏型品;冲切成型:将所述雏型品送至另一冲锻装置内,冲切贯穿该雏型品的中央部位及凸伸部,以使雏型品成型为一个具有一个穿孔的垫圈成品及一个冲切下来的冲切料;循环成型:使用所述冲切料作为新的坯料,循环以上初锻和冲切成型步骤,完成n个垫圈的制造。本发明生产速度快,废料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尤其涉及一种少废料、多数量产出的垫圈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垫圈作为常用的工业元件,使用量非常巨大,而现有的生产垫圈的方法大致有如下三种:如申请号为201010268424.8的中国专利申请所示的生产方法和其背景技术中所示的两种生产方法,即利用一个冲床在一片金属板1上冲切出数个垫圈成品的方法和利用油压夹持锻造垫圈的方法,但这三种方法分别具有如下缺点;
1.利用一个冲床在一片金属板1上冲切出数个垫圈成品的方法,缺点是废料占坯料总量多达50~60%;
2、利用油压夹持锻造垫圈的方法,缺点是:(1)夹具受力大,需要的能耗大,设备磨损也大,导致生产的稳定性差,设备成本高;(2)油压夹具,无法受热夹持,即无法用温热锻锻造合金不锈钢等材料的垫圈;(3)每次锻造只能产出1个垫圈;
3、申请号为201010268424.8的中国专利申请所示的垫圈生产方法,缺点是:(1)废料占坯料总量的28~35%,(2)每次锻造只能产出1个垫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少废料、多数量产出的垫圈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少废料、多数量产出的垫圈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截取坯料:从直径等于垫圈中间通孔直径的线材上剪切截取一定长度的一段线材以成为一个坯料,所述坯料的长度L为n个垫圈成品用料长度A、加一个废料用料长度C、加一个进模具扶正的废料用料长度D,其中n≥2,即L=(n*A+C+D),所述一个废料用料长度C为一个垫圈成品中间的通孔的长度,所述一个进模具扶正的废料用料长度D为进模具扶正的废料常数-1mm的长度;
初锻:将截取的坯料送入一冲锻装置内初步冲锻,以成型出一个依序具有一个扁平部,及一个自扁平部后侧中央向后凸伸的凸伸部的雏型品,所述扁平部的直径等于垫圈成品的直径,厚度等于垫圈成品的厚度;
冲切成型:将所述雏型品送至另一冲锻装置内,冲切贯穿该雏型品的中央部位及凸伸部,以使雏型品成型为一个具有一个穿孔的垫圈成品及一个冲切下来的冲切料;循环成型:使用所述冲切料作为新的坯料,循环以上初锻和冲切成型步骤,直至最后冲切下来的冲切料的长度等于一个废料用料长度C、加一个进模具扶正的废料用料长度D(即最后冲切下来的废料的长度等于C+D),每循环一次即完成一个垫圈成品的制作,由此完成n个垫圈成品的制造。
作为优选,各步骤之间,通过夹具将物料送到下一工位。
作为优选,在截取坯料之后、第一次初锻之前,对所述坯料进行去边整型,将所截取的坯料放入一整型装置内压平端部,使得整型后的坯料具有2个形成于两端的齐边部。
更优地,所述整型装置包括一个具有一个整型模穴的整型母模,及一个具有一个整型冲棒且可被驱动而朝整型母模移动的整型公模,利用夹送装置将所截取的坯料放入整型母模的整型模穴内,并驱动整型公模朝整型母模移动,以带动整型冲棒冲压入整型模穴内,将坯料去边整型,整理修饰掉坯料于截取时在端缘处所形成的毛边,使得整型后的坯料具有2个形成于两端的齐边部;而后驱动整型公模向前离开整型母模,且将整型后的坯料通出整型母模。
作为优选,在截取坯料之前或之后,设置在线加热装置以对线材或切下来的坯料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一鸣,未经冯一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51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贵金属冷却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