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实现造纸机双面滚纸斜坡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6378.6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9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1C19/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实现 造纸 双面 斜坡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化实现造纸机双面滚纸斜坡的施工方法,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划定滚纸斜坡区域,设置穿板螺栓,标记出位于中心位置的中心穿板螺栓和位于左右两边最远端的边缘穿板螺栓,标记纵向坡面最高点和最低点,标记横向坡面最低点;初步定位;最终定位;布置收边挡板,向滚纸斜坡区域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斜坡坡面雏形,使用刮板整平,进行斜坡坡面养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简单可控、且铺设效果好的造纸机双面滚纸斜坡的施工方法,确保了双面滚纸斜坡两边坡度的一致性,保证了工程质量,也解决一次性浇筑双向坡度的问题,省时省力,方法简单可控,同时,确保了滚纸斜坡的坡面平整度的误差范围控制在±1mm范围内,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实现造纸机双面滚纸斜坡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造纸技术领域,纸卷被造纸机生产出来后,需要进行搬运,而造纸机的出料口与地板之间存在高度差,需要专门设计一块滚纸斜坡区域来引导生产出来的纸卷直接滚动至装纸区,便于对纸卷进行集中,由于在实际施工中,对于斜坡的角度较难控制,在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单面斜坡的设计方式,对于双面滚纸斜坡需求的施工方案较为少见。另外,混凝土整体面层的平整度设计标准为±5mm,但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面层平整度设计质量要求往往需要达到±1mm以内,否则会导致纸卷跑偏。因此,对斜面平整度的控制较为严格,现场施工难度较大。
现行公开的双面滚纸斜坡的设计方案基本采用分区式的施工方式,即先制作一个斜面,再制作另一个斜面,这样的施工方式需要重复施工,工作效率较低,在两个斜面之间也极易出现施工缝隙,破坏了双面滚纸斜坡的完整性,同时,也较难实现两边斜面保持在同一坡度和平整度,验收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简单可控、且铺设效果好的一体化实现造纸机双面滚纸斜坡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实现造纸机双面滚纸斜坡的施工方法,用于集中收集造纸机生产的纸卷,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层地面上划定滚纸斜坡区域,包括检查厂区基层地面,清理地面杂物并进行平整工作,在基层地面上划定滚纸斜坡区域,在滚纸斜坡区域中通入钢筋;
设置穿板螺栓:在所述滚纸斜坡区域的前边界上设置一排穿板螺栓,在所述滚纸斜坡区域的后边界上设置一排穿板螺栓,其中,所述每排穿板螺栓平行设置多组,每组穿板螺栓上配套设有固定螺母和调平螺母,所述穿板螺栓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基层地面上,所述紧固件的数量与所述穿板螺栓的数量相同;
标记出位于中心位置的中心穿板螺栓和位于左右两边最远端的边缘穿板螺栓;
标记纵向坡面最高点和最低点,标记横向坡面最低点:在所述前边界上的中心穿板螺栓上标记纵向坡面最低点,在所述后边界上的中心穿板螺栓上标记纵向坡面最高点,在所述边缘穿板螺栓上标记横向坡面最低点,其中标记需依据所述滚纸斜坡区域纵向、横向坡面坡度比设计范围要求进行;
初步定位:准备两根折角连接板,分别平行安装在所述前边界和后边界的两排穿板螺栓上,一根折角连接板与所述纵向坡面最高点平行对齐,一根折角连接板与所述纵向坡面最低点平行对齐,拧紧所述中心穿板螺栓上的固定螺母和调平螺母进行初步定位,其中,所述折角连接板由一块底板和一块立板垂直固定成L型结构,所述底板的长和宽分别为(200-400)cm×(15-20)cm,立板的长和宽分别为(200-400)cm×(6-10)cm,所述底板上设有与穿板螺栓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固定螺母位于所述底板底面,所述调平螺母位于所述底板顶面;
最终定位:调整所述边缘穿板螺栓上的固定螺母和调平螺母,直到将折角连接板的两边端部的高度保持在所述斜坡横向坡面最低点处,拧紧两边缘穿板螺栓上的固定螺母和调平螺母,并依次拧紧其它固定螺母和调平螺母;
布置收边挡板:沿着所述滚纸斜坡区域布置收边挡板,其中,所述相邻两块收边挡板通过固定螺丝首尾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6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消毒设备
- 下一篇:一种机械模具表面磨削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