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性PU合成革的产品性能检测设备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7197.5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顺兆;刘传庆;徐蓉;刘文兵;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德运塑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8 | 分类号: | G01N3/38;G01N3/20;G01N3/04;G01N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陈铄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性 pu 合成革 产品 性能 检测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合成革质量检测领域,涉及耐折性能检测技术,用于解决现有的合成革耐折性能检测设备存在检测范围小、检测精度低的问题,具体是一种用于水性PU合成革的产品性能检测设备及其方法,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侧板,两个侧板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安装架,两个安装架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压折机构,两个侧板相靠近的侧面均设置有绑定机构,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开合机构;本发明可以使待检革料的底面的不同区域均能够作为折弯位置进行耐折性能检测,针对范围内各区域的折痕产生情况对合成革的整体耐折性能进行分析,保证耐折性能分析结果的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成革质量检测领域,涉及耐折性能检测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水性PU合成革的产品性能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模拟天然革的组成和结构并可作为其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经浸渍的无纺布为网状层,微孔聚氨酯层作为粒面层制得,其正、反面都与皮革十分相似,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比普通人造革更接近天然革,广泛用于制作鞋、靴、箱包和球类等;
合成革在加工成型后需要用到性能检测设备对其耐折性能进行检测分析,然而现有的用于合成革耐折性能检测的设备仅能够以固定角度对拉直的合成革进行反复冲压,冲压结束后通过合成革的表面折痕对合成革的耐折性能进行分析;这种方式对合成革进行冲压使合成革产生折弯时,合成革产生的折痕集中在某几个固定区域,导致能够检测的范围较小,在小范围内对合成革表面的折痕情况进行分析不能够精准的反映合成革整体的耐折性能,因此采用现有技术对合成革的耐折性能进行检测存在检测范围小,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性PU合成革的产品性能检测设备及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合成革耐折性能检测设备存在检测范围小、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对合成革进行大范围、高精度的耐折性能检测的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水性PU合成革的产品性能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压折机构,两个所述侧板相靠近的侧面均设置有绑定机构,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柱,均匀分布的支撑柱的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开合机构;
所述压折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两个安装架之间的转杆以及固定连接在安装架底部的两个支架,转杆由安装在安装架背面的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凸轮,两个所述支架的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压折箱体,所述压折箱体内顶壁与内底壁之间贯穿活动连接有压折板,所述压折板的顶部通过弧形垫块与凸轮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压折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通过固定套拆卸式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开设有开口,开口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压折辊;
压折板的两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上板,所述压折箱体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连接下板,所述连接上板与连接下板相靠近的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绑定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侧面与侧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顶壁与内底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侧边活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靠近的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个侧面与凹槽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滑板的另一个侧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滑板的一端穿过凹槽的内侧壁并延伸至固定座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位于固定座外部一端的侧面开设有锁紧通道,两个所述安装板的锁紧通道之间设置有待检革料,待检革料与安装板之间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德运塑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德运塑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71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创可吸收螺钉导向装置
- 下一篇:远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