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07401.3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8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吴琼;任驰;马瑞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14 | 分类号: | H04W8/14;H04W7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装置 系统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在该通信方法中,同一VN组中的第一UE和第二UE虽然位于不同的网络,但是第一UE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可以被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转发至第二网络侧,使得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会分别建立第一UE的会话和第二UE的会话。并且,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还可以将第二UE的会话对应的VN隧道信息和第二UE的IP地址发送至第一网络侧,使得第一UE的会话对应的用户面网元可以通过VN隧道向第二UE的会话对应的用户面网元转发数据包。从而,第一UE和第二UE可以实现基于用户面网元转发的专网通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是目前最新一代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5G覆盖了住宅、办公、企业和工厂等多个场景。
由于这些场景需要使用专用网络服务,因此提出了基于5G通信网络的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技术,该技术可以称为5G LAN。用户设备可以签约到一个虚拟网络(virtual network,VN)组中,5G LAN可以为VN组中的用户设备提供专有网络通信服务。其中,VN组中的用户设备基于5G通信网络进行专网通信。
然而,由于5G通信网络并未完全覆盖,需要使用专有网络通信服务的用户设备可能包括处于4G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但是处于4G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无法使用5G LAN与处于5G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通信。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让处于4G通信网络的用户与5G通信网络的用户通过5G LAN实现专网通信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解决处于4G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无法通过5G LAN与处于5G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进行专网通信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会话管理网元执行,第一会话管理网元用于管理第一UE的会话。该方法可以包括:首先,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获取VN隧道信息和第二UE的IP地址,VN隧道信息为第二用户面网元的地址信息,第二用户面网元为第二UE的会话对应的用户面网元。其中,第一UE处于第一网络,第二UE处于第二网络,第一UE与第二UE处于同一VN组。其次,第一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向第一UE发送第二UE的IP地址。再者,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还可以向第一用户面网元发送VN组的标识和VN隧道信息,第一用户面网元为第一UE的会话对应的用户面网元。VN组的标识和VN隧道信息可以用于将第一用户面网元接收到的VN组的数据包转发至第二用户面网元,VN组的数据包包括第二UE的IP地址,以使得第二用户面网元根据第二UE的IP地址通过第二UE的会话将VN组的数据包发送给第二UE。
基于上述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可以获取第二UE的会话对应的第二用户面网元的VN隧道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第一用户面网元,使得第一UE的会话的用户面网元可以通过VN隧道与第二UE的会话的用户面网元通信。从而,第一UE和第二UE可以建立基于用户面网元进行转发的LAN会话。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让不同网络中的用户设备实现LAN通信。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获取VN隧道信息和第二UE的IP地址,具体可以包括:第一会话管理网元通过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的VN隧道信息和第二UE的IP地址。其中,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为第一UE的会话对应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为第二UE的会话对应的移动性管理网元。
基于该方案,第一网络侧的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与第二网络侧的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连通,使得第一会话管理网元能够通过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获取到第二UE的会话的VN隧道信息和第二UE的IP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7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