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气味评价的负压采气箱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7537.4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4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裴一朴;关红艳;郭中宝;刘实华;蔡寒梅;韩蔚;丁建军;李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 11469 | 代理人: | 刘守宪;李善学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气味 评价 负压采气箱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气味评价的负压采气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中:
所述箱体分为气腔和控制腔,所述气腔与所述控制腔以及外界环境密封隔离;所述控制腔上开设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的控制腔进气口和控制腔出气口,所述气腔与所述控制腔间隔的侧壁上开设有气腔进气口和气腔出气口;所述气腔上开设有可开合的密封盖;
所述控制腔进气口和气腔进气口之间连接有位于所述控制腔内的并联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和盛有清洗试剂的试剂瓶,所述试剂瓶之前的第三管路位于所述清洗试剂液面之下,所述试剂瓶之后的第三管路位于所述清洗试剂液面之上;
所述气腔出气口和控制腔出气口之间连接有位于所述控制腔内的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双向电动气泵、第四电磁阀和流量计;
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双向电动气泵和流量计连接有控制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味评价的负压采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内设置有加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元件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气味评价的负压采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材质为无味硬质材料,所述箱体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气味评价的负压采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上设置有双层隔热玻璃视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气味评价的负压采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内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气味评价的负压采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通过翻盖轴与所述气腔连接,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气腔的接缝处设置有密封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用于气味评价的负压采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活性炭净化管和空气除水装置,所述空气除水装置为分子筛管或硅胶净化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气味评价的负压采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内设置有气袋支架。
9.一种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用于气味评价的负压采气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打开密封盖,将气袋放置于气腔内,并将气袋的出气口连接至气腔进气口,关闭密封盖,向试剂瓶中加入清洗试剂;
S2:打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控制终端设置双向电动气泵为抽气模式,抽气一定时间直至气袋中采集的气体体积达到气袋最大容积的设定百分比;
S3:关闭第四电磁阀,开启加热元件,使气腔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静置一定时间;
S4:打开第四电磁阀,关闭第三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通过控制终端设置双向电动气泵为充气模式,充气一定时间直至气袋中气体全部排空,关闭第二电磁阀;
S5:重复步骤S2-S4一定次数;
S6: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控制终端设置双向电动气泵为抽气模式,抽气一定时间直至气袋中采集的气体体积达到气袋最大容积的设定百分比;
S7:关闭第四电磁阀,开启加热元件,使气腔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静置一定时间;
S8:打开第四电磁阀,关闭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通过控制终端设置双向电动气泵为充气模式,充气一定时间直至气袋中气体全部排空,关闭第二电磁阀;
S9:重复步骤S6-S8一定次数;
S10:待气腔内温度降低至室温,打开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控制终端设置双向电动气泵为抽气模式,抽气一定时间直至气袋中采集的气体体积达到设定的采集量;
S11: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打开密封盖,取出气袋,完成气体采集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75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