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人棉纱生产用清棉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8755.X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8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董良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鹏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08 | 分类号: | D01G9/08;D01G9/00;D01G9/06;D01G9/18;D01G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吕波 |
地址: | 221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棉纱 生产 清棉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人棉纱生产用清棉机,包括:清棉处理舱、驱动机构以及位于清棉处理舱内部的高速开棉机构、棉毡输送机构和静电清棉机构,清棉处理舱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斗和出料口,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高速开棉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清棉处理舱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磁吸挡条。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开棉清棉一体化结构,利用高速开棉机构在旋转开棉的过程中对压紧的、互相纠缠的棉花纤维原料开松并通过气动除杂以及静电清棉机构静电吸附作用清理棉絮纤维内部杂尘,通过鼓风除尘和静电吸附双作用式清棉程序,从而提高清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棉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人棉纱生产用清棉机。
背景技术
清棉就是把压紧的、互相纠缠的棉花纤维原料开松并清除杂质的工艺过程。棉纤维长度是指纤维伸直时两端间的距离,是棉纤维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棉纤维的长度主要由棉花品种、生长条件、初加工等因素决定,棉纤维长度与成纱质量和纺纱工艺关系密切,棉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短绒少,则成纱强力高,条干均匀,纱线表面光洁,毛羽少,棉纤维的长度是不均匀的,一般用主体长度、品质长度、均匀度、短绒率等指标来表示棉纤维的长度及分布,主体长度是指棉纤维中含量最多的纤维的长度,品质长度是指比主体长度长的那部分纤维的平均长度,它在纺纱工艺中,用来确定罗拉隔距,短绒率是指长度短于某一长度界限的纤维重量(或根数)占纤维总重量(或总根数)的百分率。一般当短绒超过15%时,成纱强力和条干会明显变差。此外,还有手扯长度、跨距长度等长度指标。
目前国内外开棉机采用开棉与清棉的同步运行,导致原本大量附着在原棉外表面的杂质通过开棉操作混杂于棉块或棉束纤维内部,在除杂机构的电磁铁吸引时,杂质因棉束纤维的阻挡导致除杂失败,或因一些加大金属杂质的印象使棉束附着在开机机构表面,需后期人工进行清理,另一种采用抽风机对一些杂质进行吸附,但对于一些原棉中的细小非金属杂质无法进行吸附,使得该开棉机构存在一定局限性,棉束在开棉中易沾染非金属杂质使表面存在密集黑点污渍,影响棉块或开棉后纤维的美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人棉纱生产用清棉机,包括:清棉处理舱、驱动机构以及位于清棉处理舱内部的高速开棉机构、棉毡输送机构和静电清棉机构,所述清棉处理舱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斗和出料口,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高速开棉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清棉处理舱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磁吸挡条;所述高速开棉机构包括清棉齿辊、毛毡限位辊和运转进气组件,所述清棉齿辊的表面设有若干开棉齿针并均匀分布,所述毛毡限位辊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与开棉齿针相啮合的环形槽,所述清棉齿辊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与清棉处理舱内侧转动连接的驱动端板,所述清棉齿辊的内侧设有若干离心扇叶,所述清棉齿辊的一侧设有与运转进气组件相联通的进气管口;所述棉毡输送机构包括棉毡传输带、驱动转辊和柔性支撑导辊,所述棉毡传输带活动套接于驱动转辊和柔性支撑导辊的内侧,所述棉毡传输带的端部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柔性支撑导辊包括柔性辊套、外环座和法兰轴座,所述法兰轴座固定安装于清棉处理舱的内侧,所述柔性辊套的两端活动套接于外环座的外侧,所述外环座的内侧设有球头齿环和滚珠,所述法兰轴座的一侧设有与球头齿环相适配的球头杆。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清棉处理舱的底面设有支撑架,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清棉处理舱的外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皮带传动箱,所述驱动机构与清棉齿辊和毛毡限位辊的端部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机构进行内部清棉齿辊和毛毡限位辊的同步相对运转,毛毡限位辊表面毛毡对棉絮纤维具有一定的粘黏作用,在清棉齿辊转动时通过开棉齿针运动牵拉棉絮,对压紧的、互相纠缠的棉花纤维原料开松。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棉毡输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棉毡输送机构的传动方向相反,其中一个所述棉毡输送机构呈弧形弯曲状且弧形圆心位于清棉齿辊的圆心处,两个所述棉毡输送机构的端部相互递进,利用棉毡输送机构进行开松后棉絮的粘黏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鹏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鹏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87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分级微纳结构聚苯胺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立式防雨水泵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