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8865.6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4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吉园园;汤江龙;刘苏行;张志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02;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李天龙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插座用于与插接印制板自下向上插接,包括绝缘体、接触件,接触件具有用于与插接印制板弹性接触的弹臂。至少两个前后布置的接触件形成接触件组,接触件组设置至少两个,用于与插接印制板左侧弹性压触的弹臂与用于与插接印制板右侧弹性压触的弹臂配合夹持插接印制板,以实现插座与插接印制板的导电连接。插座的接触件组中至少一组的弹臂与插接印制板的左侧弹性压触,至少一组的弹臂与插接印制板的右侧弹性压触,使插座上的至少两组接触件可以与同一个插接印制板插接,这样可以减少插接印制板的使用数量,简化印制板连接器组件的结构,解决了目前的印制板连接器组件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小型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印制板连接器组件如图1所示,印制板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座100、插接印制板200、连接印制板300,插座100包括绝缘体400和成排的接触件500,接触件500一端设置有与连接印制板300连接的鱼眼针,另一端与插接印制板200插接,连接印制板200与插接印制板300垂直布置。一排接触件通常与一个插接印制板相连,实现高频信号的传输。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小型化和集成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用于解决目前的印制板连接器组件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小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插座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插座用于与插接印制板自下向上插接,包括:
绝缘体;
接触件,具有用于与插接印制板弹性接触的弹臂,弹臂用于与插接印制板左右布置,接触件包括接地导体和信号导体,接地导体和信号导体均设置在绝缘体上,所述弹臂包括设置在接地导体上的接地弹臂和设置在信号导体上的信号弹臂,接地弹臂和信号弹臂均用于与插接印制板弹性压触,信号弹臂与接地弹臂前后布置;
至少两个前后布置的接触件形成接触件组,接触件组设置至少两个,其中至少一个接触件组中各接触件的弹臂用于与插接印制板的左侧弹性压触,至少一个接触件组中各接触件的弹臂用于与插接印制板的右侧弹性压触,用于与插接印制板左侧弹性压触的弹臂与用于与插接印制板右侧弹性压触的弹臂配合夹持插接印制板,以实现插座与插接印制板的导电连接。
有益效果:插座的接触件组中至少一组的弹臂与插接印制板的左侧弹性压触,至少一组的弹臂与插接印制板的右侧弹性压触,使插座上的至少两组接触件可以与同一个插接印制板插接,这样可以减少插接印制板的使用数量,简化印制板连接器组件的结构,解决了目前的印制板连接器组件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小型化的问题。
进一步,至少两个接触件组形成同侧接触件集合,同侧接触件集合中接触件的弹臂均用于与插接印制板的同一侧弹性压触。同侧接触件集合包括至少两个接触件组,接触件集成化程度更高,插接印制板的利用率更高。
进一步,同侧接触件集合中至少两个接触件组左右布置,一个接触件组的各弹臂形成一个弹臂组,同侧接触件集合的弹臂组满足:左右相邻两弹臂组中一个弹臂组为外侧弹臂组,另一个为内侧弹臂组,内侧弹臂组处于外侧弹臂组与插接印制板之间,外侧弹臂组用于与插接印制板弹性压触的部位为外侧弹臂接触部分,内侧弹臂组用于与插接印制板弹性压触的部分为内侧弹臂接触部分,外侧弹臂接触部分处于内侧弹臂接触部分上侧。同侧接触件集合中的弹臂组内外布置,结构更紧凑。
进一步,接触件组有偶数个,且一半数量的接触件组的弹臂用于与插接印制板的左侧弹性压触,一半数量的接触件组的弹臂用于与插接印制板的右侧弹性压触。使插接印制板受力较为平衡。
进一步,同一个接触件组中相邻接地弹臂之间设置有信号弹臂。利用接地弹臂对信号弹臂进行屏蔽,提高抗干扰能力。
进一步,左右相邻的两个接触件组中的接触件前后错位排布:其中一个接触件组中的接触件中心线和另一个接触件组中的接触件中心线在与左右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的投影前后间隔。接触件布置更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88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