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解脱氮与MBR结合的垃圾渗滤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09693.4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8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文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20;C02F101/3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锦辉;陈艺琴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解脱 mbr 结合 垃圾 渗滤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解脱氮与MBR结合的垃圾渗滤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包括依次连接的一次混凝沉淀装置、催化电解脱氮装置、MBR处理装置、二次电解净化装置和二次混凝沉淀装置,垃圾渗滤液依次经过一次混凝沉淀装置去掉大量的固形颗粒物(SS)、总磷、部分CODCr、BOD5、大量重金属离子,混凝沉淀和脱硬度后的滤液进一步经过催化电解脱氮装置,去除渗滤液中60%以上的氨氮和总氮,使出水的氨氮小于700mg/L,去除氨氮后的渗滤液再经MBR处理,去除大量的CODCr、BOD5后,再经二次电解净化和二次混凝沉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离子催化电解去除垃圾渗沥液的氨氮、消除高浓度氨氮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提高垃圾渗沥液的可生化性,使得出水达标排放,没有浓缩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它涉及一种基于电解脱氮与MBR结合的垃圾渗滤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特别是指一种成本较低、效果好的一种基于电解脱氮与MBR结合的垃圾渗滤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难于进行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垃圾渗滤液,其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填埋场内的自然降雨和径流;2、垃圾自身含有的水;3、在垃圾填埋后由于微生物的厌氧分解而产生的水;其中填埋场内的降水为主要部分。城市垃圾渗滤液污染物含量典型值如表1所示。
表1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成分(除pH和感观指标外,单位为mg/L)
由表1可知,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污染物浓度高,COD、BOD和氨氮大多为工业污染物国家排放标准的几十~几百倍以上,因为高氨氮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因此难于生化。
(2)既有有机污染成分,也有无机污染成分,同时还含有一些微量重金属污染成分,综合污染特征明显。
(3)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复杂。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多,高达77种,其中有难以生物降解的萘、菲等非氯化芳香族化合物、氯化芳香族化物,磷酸酯,邻苯二甲酸酯,酚类化合物和苯胺类化合物等。
(4)垃圾渗滤液中含有10多种金属离子,其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对生物处理过程产生严重抑制作用。
(5)渗滤液中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严重失调。其中的氨氮浓度很高,C/N比例失调,其营养比例比生物法处理时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比例相去甚远,给生物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垃圾渗滤液的氨氮含量和CODCr浓度高,使地面水体缺氧,水质恶化;氮磷等营养物质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诱因,还可能严重影响饮用水水源;一般而言,CODCr,BOD5,BOD5/CODCr会随填埋场的“年龄”增长而降低,碱度含量则升高。此外,随着堆放年限的增加,新鲜垃圾逐渐变为陈腐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含量有所下降,但氨氮含量增加,且可生化性降低,因此处理难度非常大。
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治理的重点是COD和氨氮的处理,尤其是氨氮的处理。现有主流技术包括预处理、絮凝沉淀、生化处理、化学强氧化、MBR、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步骤,它结合了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两方面的手段。与此类似,专利文件CN1478737中所公开的垃圾渗滤液也是采用物化处理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案,在该工艺中,利用陶瓷膜对经过电解氧化处理的渗滤液进行反渗透处理。上述技术在治理垃圾渗滤液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我国除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外,大部分地区存在冬季低温,当水温低于15℃,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中的硝化菌活性大幅下降,硝化效果差,致使生化出水的氨氮浓度高达500~1000mg/L,有的甚至更高,而后续的膜处理难以消除氨氮,所以,出水氨氮超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文,未经张世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096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