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灵芝菌株及其红肉灵芝子实体的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11300.3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7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虹;杨杰;郭尚;白瑶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张伟花 |
地址: | 03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芝 菌株 及其 实体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菌株,命名为红肉灵芝Ganodermashanxiense,保藏编号为CGMCCNO:23077,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1年8月11日。还提供了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在碳源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使得葡萄糖的浓度为30g/L,并调节培养基的pH值至4.0,在氮源基础培养基中添加酵母粉,使得酵母粉的浓度为2g/L,并调节培养基的pH值至4.0,得到红肉灵芝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源和氮源培养基;然后将灵芝菌株接种至红肉灵芝生长用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暗培养催芝,得到红肉灵芝子实体。本发明的红肉灵芝具有较强的天然富硒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灵芝菌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灵芝菌株及其红肉灵芝子实体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Ganoderma lingzhi)是我国最著名的药用真菌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灵芝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糖尿病、抗HIV-1型病毒、降血糖、保肝护肝等。
现有灵芝品种多属于中高温品种,栽培方式以熟料栽培和椴木栽培为主,灵芝菌种在栽培过程中极易发生逐代退化现象,表现为灵芝多糖、有机硒等有效成分含量逐代减少,保健和药用效果越来越不显著,致使高效的药用开发相对滞后。
“灵芝中具有天然富硒能力的较少,大力开发天然富硒能力灵芝品种尤为重要。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列为人体必需的15种营养素之一,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明,人体缺硒可引起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失调,导致许多严重疾病发生,全世界40多个国家处于缺硒地区,中国22个省份的几亿人口都处于缺硒或低硒地带,这些地区的人口肿瘤、肝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很高。研究表明,低硒或缺硒人群通过适量补硒不但能够预防肿瘤、肝病等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维护心、肝、肺、胃等重要器官正常功能,预防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灵芝菌株及其红肉灵芝子实体的培养方法,该红肉灵芝(Ganoderma shanxiense)具有较强的天然富硒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灵芝菌株,所述灵芝菌株命名为红肉灵芝Ganoderma shanxiense,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077,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1年8月11日。
优选地,所述灵芝菌株的ITS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上述的灵芝菌株培养红肉灵芝子实体的方法,该方法为:
在碳源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使得葡萄糖的浓度为30g/L,并调节培养基的pH值至4.0,得到红肉灵芝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
或者在氮源基础培养基中添加酵母粉,使得酵母粉的浓度为2g/L,并调节培养基的pH值至4.0,得到红肉灵芝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
然后将灵芝菌株接种至所述红肉灵芝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0℃的条件下暗培养催芝,得到红肉灵芝子实体。
优选地,所述红肉灵芝子实体的硒含量的平均值为2.75mg/kg~ 2.83mg/kg。
优选地,所述碳源基础培养基由以下质量浓度的原料组成:蛋白胨3.0 g/L、KH2PO41.0 g/L、MgSO40.45 g/L和琼脂12.0g/L;所述氮源基础培养基由以下质量浓度的原料组成:葡萄糖20.0g/L、KH2PO42.0 g/L、MgSO4 0.45g/L和琼脂15.0g/L。
优选地,所述催芝的时间为1.5d~3.0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未经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1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