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消臭的空气仿棉面料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13000.9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8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施能号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骏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D04B1/12;D04B1/16;D01F6/92;D01F1/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泉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83 | 代理人: | 陈文瑜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灵秀镇石龙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空气 面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抗菌消臭的空气仿棉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制备纳米母粒,通过旋流破碎法制备纳米抗菌母粒、纳米远红外母粒和纳米负离子母粒;
步骤b、将纳米抗菌母粒、纳米远红外母粒和纳米负离子母粒分别按比例加入涤纶混合,通过喷丝法制得抗菌纤维、远红外纤维和吸湿放湿纤维;
步骤c、将抗菌纤维和远红外纤维混纺制得涤纶复合丝,将吸湿放湿纤维纺纱制得吸湿放湿纱线;
步骤d、将涤纶复合丝和吸湿放湿纱线分别纺织成面层和里层;
通过喷丝法制得抗菌纤维时,在喷丝头的两个沟槽朝上、单个沟槽朝下,在喷丝头的上下侧分别喷射冷风进行急速冷却,由于抗菌纤维的上部沟槽数量大于下部,上部受冷面积大于下部,导致抗菌纤维收缩呈螺旋状纤维;
所述面料包括面层,所述面层的原料为涤纶复合丝,所述涤纶复合丝由抗菌纤维和远红外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抗菌纤维的截面呈W型,所述抗菌纤维的一边设有两个沟槽、相对另一边设有一个沟槽,所述抗菌纤维内混有纳米抗菌母粒,所述远红外纤维的截面为中空结构,所述远红外纤维内混有纳米远红外母粒;
所述旋流破碎法采用超声波旋流破碎设备,将银离子陶瓷粉末、多铝红柱石粉末和电气石粉末分别通入超声波旋流破碎设备粉碎成纳米颗粒,所述超声波旋流破碎设备包括上旋流腔、下旋流腔、连接管、上射流管、下射流管、出料管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上旋流腔和下旋流腔均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上旋流腔的底部出料口与下旋流腔的顶部进料口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出料管位于超声波旋流破碎设备的中心,出料管依次穿过上旋流腔、连接管和下旋流腔,且出料管的顶部延伸至上旋流腔外部、底部位于下旋流腔的下部,出料管的底部与下旋流腔的底面之间留有用于排料的间隙,所述上射流管设有两个、位于上旋流腔的上部,上射流管的射流方向与上旋流腔的内壁相切,所述下射流管设有两个、位于下旋流腔的上部,下射流管的射流方向与下旋流腔的内壁相切,超声波发生器设置于下旋流腔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消臭的空气仿棉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菌母粒的材料为纳米银离子陶瓷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消臭的空气仿棉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远红外母粒的材料为纳米多铝红柱石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消臭的空气仿棉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还包括里层,所述里层的原料为吸湿放湿纱线,所述吸湿放湿纱线由吸湿放湿纤维制成,所述吸湿放湿纤维的截面为X型,其表面设有四个沟槽,所述吸湿放湿纤维内混有纳米负离子母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消臭的空气仿棉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负离子母粒的材料为纳米电气石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消臭的空气仿棉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和里层的组织结构为双罗纹空气层组织,1、2路编织一横列双罗纹、3、4路分别编织单面平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消臭的空气仿棉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纳米抗菌母粒、纳米远红外母粒和纳米负离子母粒分别按1.5-2.3%、1.8-2.5%、2.2-2.6%的重量比例加入涤纶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骏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骏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30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喷涂上胶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红树林苗木培育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