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栏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3167.5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3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刚;蔡洁;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K3/04 | 分类号: | A63K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望坡 |
地址: | 215628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栏架,包括之间连接有横管的两根底管,在每根底管前端装有立柱内管,在每根立柱内管上套设有立柱外管,跨栏板连接在两根立柱外管上,在每根立柱内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内管定位孔,在每根立柱内管上设有竖向导槽,在每根立柱外管的管壁上设有外管定位孔,在每根立柱外管中设置有扳手,每个扳手铰接于立柱外管上部,在每个扳手上设有横向驱动臂及竖向连接臂,扳手的横向驱动臂伸出立柱外管,在每根立柱外管内设有调节杆,每根调节杆上端铰接在扳手竖向连接臂上、下端固定有定位销且中部固定有销轴;在每根底管内设有配重块,每个配重块通过弹簧连接底管前、后端通过钢丝绳连接对应扳手。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栏架。
背景技术
跨栏跑是在一定距离内,跨过规定高度与数量的跨栏架的短跑项目。跨栏架是跨栏比赛与训练必不可少的的体育器械,目前所使用的跨栏架的结构包括:包括两根左右分布的底管,在两根底管的前端分别竖直安装有一根立柱内管,在两根底管上分别放置的配重块,在两根立柱内管的相对内侧管壁上自上向下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内管定位孔,在每根立柱内管的外部滑动套设有一根立柱外管,在两根立柱外管的相对内侧管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当立柱外管沿对应立柱内管移动时能经过各内管定位孔的外管定位孔,在每个外管定位孔上设置有能插入内管定位孔的弹性插销,跨栏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外管的上端相连接。跨栏板调节高度时,将两根立柱外管上的弹性插销拔出,使弹性插销脱出对应立柱内管的内管定位孔,此时立柱外管可以相对立柱内管移动,然后向上移或下移立柱外管,直至跨栏板移动至合适高度后,再按压两根立柱外管上的弹性插销,使弹性插销插入对应立柱内管的内管定位孔,将立柱外管与立柱内管相固定,完成对跨栏板高度的调节,然后再根据跨栏板的高度,人工将两根底管上的配重块向前或向后移动。上述跨栏架存在的缺点是:先完成跨栏板的高度调整再移动配重块的操作方式复杂繁琐,操作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使用方便的跨栏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跨栏架,包括两根左右分布的底管,两根底管之间连接有横管,在两根底管的前端分别竖直安装有一根立柱内管,在每根立柱内管的外部滑动套设有一根立柱外管,跨栏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外管的上端相连接,在每根立柱内管的管壁上自上向下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内管定位孔,在每根立柱内管的前、后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竖向导槽,在每根立柱外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一个当立柱外管沿立柱内管移动时能经过各内管定位孔的外管定位孔,在每根立柱外管的上部管壁上设置有避让孔,在每根立柱外管中设置有扳手,每个扳手通过前后走向的第一转轴铰接于对应立柱外管的上部,在每个扳手上一体延伸有位于对应第一转轴左、右两侧的横向驱动臂及竖向连接臂,扳手的横向驱动臂从对应立柱外管的避让孔伸出立柱外管,在每根立柱外管内设置有一根调节杆,每根调节杆的上端通过前后走向的第二转轴铰接在对应扳手的竖向连接臂上,每根调节杆的下端向下插入对应的立柱内管并固定有一根能对应插入内管定位孔及外管定位孔的定位销,在每根调节杆的中部固定有一根前后走向且活动嵌设在对应立柱内管的竖向导槽中的销轴;在每根底管内还设置有能沿底管移动的配重块,每个配重块的前端通过弹簧连接对应底管的前端,每个配重块的后端连接钢丝绳的一端、并且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滚轮组后连接对应扳手的横向驱动臂。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跨栏架,其中:滚轮组的结构包括:位于底管前端内部的前部滚轮、以及位于底管后端内部的后部滚轮,钢丝绳的一端连接配重块,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后部滚轮与前部滚轮后连接对应扳手的横向驱动臂。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跨栏架,其中:底管的后端管口处盖设有后封头,后封头通过若干后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底管的后端。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跨栏架,其中:弹簧的具体安装结构包括:底管的前端管口处盖设有前封头,在前封头上设置有向底管内部凸出的第一耳板,在第一耳板上设置有第一耳孔,在配重块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耳板,在第二耳板上设置有第二耳孔,弹簧的两端分别钩在第一耳孔及第二耳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31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